第四十八章 一听就懂的好办法(2 / 2)

加入书签

所谓内外监督并行,再加上“巡视组”之类的花样,其实不过是赵德昭从上辈子的七点档新闻节目里听来的一鳞半爪,甚至就连个别用语都照抄现代词语。</p>

但赵匡胤居然貌似能听得懂,连连点头,赞叹不己。</p>

他也不再在儿子面前端着了,一边抬手轻锤自己的额头,一边由衷感慨道:“你今日所讲的这些简单易行的妙法,千百年以来居然从来没有哪个人想到过!”</p>

赵德昭微笑不语,心说这些法子都是一代一代人走了好多弯路,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哪里是任何某一个人的才智可以比拟的?</p>

忽然,赵匡胤像是想起一桩难题似的皱紧了眉头:“这契税既然是你那个国税总局的差事,不是地方州府的差事,那如何保证让地方州府愿意出力配合呢?”</p>

赵德昭在心里给老爹点了个赞,老爹提的这个问题是要害,没有地方州府的积极配合,再好的制度设计与流程管控也都是白瞎。</p>

他对此早就想好了。</p>

“这个简单啊,税收所得分润给地方州府三成,他们自然就愿意出力使劲了。”</p>

赵匡胤显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并没有提出异议。</p>

但他的脸色却变得愁眉苦脸起来:“分给地方州府三成太高了吧?一成不行吗?”</p>

“老爹啊,地方州府需要为契税付出最多,各个税务分局的办公场所,还有秩序维持都得靠他们出力,更别说还有司法上的配合,他们拿三成已经很少了!”</p>

“那再加一点,就一成半吧?”赵匡胤一脸苦相。</p>

赵德昭很清楚皇帝老爹为何要在这个问题上斤斤计较,生怕地方州府多分,这是由大宋国策决定的。</p>

鉴于唐代的“藩镇之祸”,大宋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守内虚外,内重外轻”,相应的在财政分配上,就表现为中央财政吃成一个超级大胖子,地方财政饿成一堆骨架子,怕的就是地方州府手里有钱有粮了想造反!</p>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种搞法的后果是全国财政收纳的钱粮物资中,相当部分是聚集在首都开封的,以致于金人破了东京城后,一下子吃了个撑,地方州府因为缺少财政积蓄,根本无力及时组织起有效抵抗,以致于整个北方很短的时间里就沦陷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