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想当然大力掌刀(2 / 2)

加入书签

‘大力金刚掌’不愧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p>

这门掌法虽然入门时比较容易,但要修炼到大成,‘大金刚掌’都不如它难。</p>

秦朝不但修炼到第九层大成,还修炼到第十层圆满,平均突破一层所花的时间还不到一天。要不是考虑到肉体的强化,觉得不妨把速度放缓一些,用的时间至少还能再短上一倍。</p>

密宗‘大手印’、少林‘金刚不坏体神功’、‘大力金刚掌’,一攻、一防、一力,三大绝技配合‘混元无相功’,互相兼容,取长补短,一双手便被修炼成了这样。</p>

“这还是人吗?”自认见多识广的总捕苏三,也和那新任知州一样在隔壁看得目瞪口呆。</p>

“真将这人推荐了上去,国师之位只怕如探囊取物般,几乎是板上钉钉啊!”两人对视一眼,不说话都心知肚明,笑了。</p>

再往上再升官发财,那可就不是一般难。</p>

一旦成功,那也不是一般地光宗耀祖了。主要是要把握住机会,眼下这便不失为一个良机。</p>

相比之下,密谋造反算什么!</p>

这和平年代,要都能造反成功,那可真奇了。</p>

“慕容博和慕容复父子俩都心性偏狭,恨不得一日就能复国成功。然而当时天下形势基本稳定,没有乘乱取事的时机,要慕容博坐等时机来临显然是等不及,必须通过一些阴谋诡计营造出可以取事的时机,因此在他正当盛年之时,精心营造了一个布局宏大,牵涉极广的阴谋——也就是向他的好友玄慈误传契丹武士来少林抢夺武学秘籍,从而引发了萧远山与中原武林群豪的雁门关之战。”秦朝再一次回想那雁门关之战,越想越觉得别扭。</p>

越想也越替慕容博感到脸红。从书中来看,他很可能是想挑起中原武林人士与契丹之间仇杀,引起宋辽两国交战,为自己起事创造机会。那么,他的阴谋能成功么?</p>

首先从他选取的对象来看,要想用两国人士的冲突引起国家之间的交战,冲突的双方至少要有一方是对该国有足够影响力的重量级人士。雁门关之战的一方是中原武林精英,然而大宋重文轻武,对这些江湖草莽简直不屑一顾,对辽国国策自宋太宗之后便趋于守势,但求辽国不轻起边衅,岂有为江湖琐事轻起战端之理!在书中最后,当中原武林群豪从辽国归来之时,他们甚至连边关的城门都叫不开。</p>

可见这些武林人士对北宋朝廷的影响力,比起神雕时的郭靖都远不能及。</p>

在这儿,秦朝把北宋朝廷换成了大理朝廷,把大侠郭靖换成了‘玫瑰仙子’木婉清。说她在王府中都横冲直撞,谁敢不要命挡住她的路?</p>

要杀就杀,没得商量。</p>

相比之下,群雄对大宋朝廷的影响力之弱,实在是叫人脸红。群雄表现得越英勇,给人的感觉越讽刺,牺牲得实在是很不值。如果都这么教导爱国,那只会把人教得都不敢再爱。</p>

再看另一方面:</p>

辽国虽然对中原土地有野心,但是与北宋订有澶渊之盟后,也明白本身国力不足以吞灭大宋。而萧在契丹虽是大姓,但萧远山在辽国显然不是什么位高权重之人,否则在日后萧峰救了耶律洪基之后,说起自己的家事,辽国必定有人知晓。辽国从朝廷到武林,没见有一个人对萧远山全家惨死作出任何回应。再说宋辽两国虽然没有战事,边境上小摩擦却是常有之事,想用一次民间斗殴而酿成战端,显然是痴心妄想,没可能成功。</p>

有人认为:“慕容博策划雁门关之战的目标没有挑起战端那么大,只是想让中原群雄与萧远山拼个两败俱伤之后,坐收渔利当上中原武林盟主而已。”假定这就是他当时的既定目标。</p>

那么,他实施这计划的手段很高明么?</p>

慕容博如果想通过雁门关一战在中原武林树立自己的威望,那么就不能躲在幕后只是为玄慈通风报信,而是从一开始就要借报信为名站到前台来,参与雁门关之战的决策。</p>

当时的中原武林,绝大部分话语权由少林和丐帮联合控制。有人根据后来的庄聚贤挑战玄慈,认为:只要除去了乞丐帮主汪剑通,与少林方丈玄慈,慕容博在中原武林无人能敌,就能做武林盟主。</p>

那其实太想当然了!</p>

要做盟主的人,领导才能及江湖威望要比武功高低重要许多,否则即使武功最高,没有足够强大的江湖势力支持,在武林决策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发言权可言。庄聚贤后来用武功高低挑战玄慈以决定盟主归属,那是因为得到了‘中原第一大帮’丐帮的支持。</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而慕容博不拉两大江湖势力支持自己不说,还费尽心反着干,四处得罪人,连深信自己的知交好友都不放过,典型的害人不利己。(未完待续。。)(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