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1 / 2)
上回说到,周公、孔子在百家岩寺前听高文化讲地雷复卦,演义出复就是自由的代名词。三个人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周公和孔子虽然对高文化的讲解基本上持认可态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为什么自由和独立在中国历史上却一直隐身。这其中的问题是什么?又该如何摆脱?三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高文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根文人,提出这样的思想,难道就是独一无二?
高文化见周兄和孔兄都闭口不言语,虽然自己说的有些逻辑不太清楚,但是基本意思是表述出来了。不就是周易中含有独立和自由思想吗?那剩下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也走不出历史的桎梏?高文化想到这里,又继续说到,咱们现在是在百家岩,这地方有一个全中国都独一无二的历史典故你们知道吧?高文化想用提醒法看看二位是不是在听?
孔子说,竹林七贤吗?地球人都知道的。
高文化心想,还行,两位看来一直都在听我讲话。然后就说,说的对,竹林七贤是一段历史,也是一段佳话。甚至有现代人盲目地崇拜七位古人的思想,去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认为他们那种空灵的思想、奔放的行为、毫无拘束的言行和独一无二的感受都堪称世界一流,引无数文人豪士竞折腰,甚至争相模仿。其实,这也是对七贤们的误读。竹林七贤的首要人物——嵇康,就死于非命,其他几位整日醉生梦死,后来苟安于官场一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谁能想到他们那种奔放的背后是生不如死的悲凉和凄惨呢?就说嵇康吧,大文豪、大思想家,名声远播。但是正是因为他名声远播,才惹来杀身之祸。他的名声不仅不是容华富贵、幸福长久的催化剂,反而是令他死于非命的催命符。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呢?因为嵇康是曹氏集团的皇亲国戚,嵇康是曹操的曾孙女婿,而他生活的时代恰好是曹氏集团走下坡路、司马氏集团走上坡路的节骨眼,两家都想争取嵇康。从嵇康的角度讲,他当然更愿意为曹氏家族服务,但是曹氏明显已经不行了,选了曹氏说不定马上会招来杀身之祸,但是舍曹选司马明显感情上又过不去,而且这又远不是嵇康此类人物的做派。所以嵇康就被卡在了当口,弄得进退两难。这样他只好退隐山林,不知怎么就找到了百家岩这么个好地方。据说当时百家岩的情形和现在可大不一样。过去这里是有山有水,百家岩固名词意就是这里大概住了一百户左右的人家,不仅是山区一个人口较多的小镇,而且这里天门瀑布常年有水,白帘直挂,轰鸣于山涧,清流顺山沟而下,到处都是河流湾湾、小溪潺潺、鲜花芳草、绕溪而生,荗林修竹更是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头呀。所以这里在过去那是人杰地灵、山有水的富饶之地。
嵇康在这里一定居,就搅了天下文化人的眼球了,这么一个大人物竟然在百家岩定居,山因人出名,人因山著世,所以不出几年,其他几位也都相继来到了这里。像刘伶、王戎、山涛、向秀、阮籍、阮咸等,为什么还等呢?历史上称为竹林七贤,是七个人,但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八贤,还包括孔融。孔融就是“孔融让李”中的那个孔融,孔子的嫡传第十九世孙,他也经常在这一带活动。所以我想还会有很多粉丝级的人物也会在这周围,只是没记载下来罢了。这几位是怎么到的这里呢?一是慕名而来,仰慕嵇康的大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另一个就是环境使然。当时政治环境纷乱复杂,中央内部派系林立,地方政权更是纷乱繁杂,更何况常年战乱,民不聊生,整个社会处在一个岌岌可危的大环境下,文人贤士对官场难以驾驭,渐渐就对它失去了兴趣。站队站不好就会掉脑袋。当不当官的不重要,做不做事的更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先保住自己的小命是最重要的,没了小命谈什么经天纬地呢?所以这些人就由于共同的处境慢慢都集中到嵇康这里来了,所以也就演义出了许多竹林七贤的风流佳话。也正是因为此,天南地北、全国上下,和竹林七贤几个人有共同感受的人又有很多,大家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不管在职的还是不在职的,既然有同感,就会有相似的追求和向往,所以全国上下盛行清谈之风就由此而生,魏晋之风也因此兴旺起来。什么是清谈?说白了就是莫谈国事。社会复杂,谁知道谁安的是什么心?所以朋友聚到一块儿,要么就是喝酒,要么就是谈玄学,谈一般人听不懂的东东。玄而又玄是为玄学也。要么就是炼丹吃药,以求长生不老。说是求长生不好,其实他们活着还不如死了,生不如死就是这种感觉,内心十分地痛苦。特别是嵇康,有着不一般的人际关系,活着就更痛苦。但是古人讲究“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身体是父母给的,自己可以用,但绝不允许随便处置。自己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能想活就活,不想活就去死,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这很容易牵涉到孝的问题。孝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点、一个底线,这是不能轻易逾越的。所以古人很少有想不开轻生的。
说到这里高文化抬手向远处指了指说道,看见那座塔了没有,那叫孝女塔,为什么叫孝女塔?传说是一个女孩子的母亲害了在当时难以治好的病,为子救母亲的命,这个女孩受神人点化,就从这百家岩顶跳了下来,舍身救母,结果母亲的病还真的就好了。你看看,连神话故事都是以孝为题材的,明明是轻生,还要说成是为孝的目的。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点。由此可知当时的竹林七贤们,包括全国各地的,想轻生的绝不在少数,但是没有轻生,只有以这种生不如死的谈玄学、吃长生不老药、猛喝酒、喝猛酒、往死里喝的方式方法来淡化心灵的痛苦。说到这儿,你想想,现代人竟然模仿、追求起竹林七贤的生活方式来,是不是很傻的表现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