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思量至·圣地神山藏秘密(1 / 2)
温风溶溶在耳畔撩拨,那固结的一段心事也就此被扯的绵长。</p>
普雅神思缪荡,目光中掺了一丝水汽:“《金字大藏经》委实是弥足珍贵,但他们要那些经书真的可以卖好价钱?”存疑在心,真的不理解。</p>
其实法度也不怎么理解,或者说法度理解、却不赞同。</p>
高价求经的,定是对佛学有极深好感、或渴望进一步探寻的信众。而这得来的经卷却不是干净的途径,若是将经卷卖出的人发心不好、买来经卷的人发心亦不干净,这便委实不是功德,而是造孽!</p>
同时,还有一方面,对佛宝经卷心心向往故而做梦都欲找到藏经洞者有之,却也有那么一些人是追寻这样一个捕风捉影的传闻——传闻明德法师开凿藏经洞后,不仅在那洞中封印了毕生佛学经典,且还埋葬了一大批宝藏!</p>
故而,专为寻找这所谓的“稀世珍宝”而不管不顾一定要寻到藏经洞的,其实大有人在……</p>
但不管如何,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法度身上的《金字大藏经》也都委实是件至宝,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抢去的。</p>
法度没有回答普雅的问题,就这么百千心思颇为繁复的纠葛在一起,颔首不动声色的叹了口气。</p>
须臾辗转,普雅揣摸到了法度的心思,她自己亦想到了这一层:“怎么好端端的便能传出藏经洞有珍宝,这类无稽的流言?”她软眸微眨。</p>
法度抬目,眉峰下意识微微聚拢:“这流言委实是流言,却……可不是无稽之谈啊!”尾音一沉。</p>
普雅纤心一紧,很快便会意。</p>
任何流言也好、传闻也好,之所以能够传世,全赖于人的口口相传、日益散布。而明德法师当年圆寂、法度流徙等,中间不过短短若许的日子,那关乎稀世珍宝的传言大抵也是在同时流传起来的。之所以能传播的这样快,决计是有人刻意为之、做了幕后的推手。</p>
这个幕后推手最可能的是谁,心照不宣的事情!</p>
“若是汉皇有心为之,那此举甚是狠辣!”心念甫至,普雅银牙微咬,“假以他人之手,除去欲除之人、毁去欲毁之物……”她也是一国之王,对于为君为王者大抵有着的那份心思、那些司空见惯的手段,总能够如许敏感的反应过来。</p>
法度浅浅颔首,仍旧未发一语。狠辣与否不予评判,这为巩固自己统治便弘扬他法、毁去其余教门的策略,当真是一件极造孽也极痛心的事情!</p>
但纵观这一道无边无垠的浩浩历史的长河,不止是佛教,各类教门在历经各个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君王统治时期,也都不可避免的有着顺应时势的兴起和没落。若是这一位君*奉佛教、亦或者需要以佛教来巩固人心稳定社稷,佛教便必定会于他在其位的这一段时期发展兴起、达到鼎盛;而若下一位君*奉他教、亦或者需要以他教来巩固人心稳定国祚,佛教便免不了被打压的命运,更有甚者,便是彻底被覆灭……</p>
一个宗教能够长远的流传下来,便一定是有着他自身的一种价值、还有着关乎天道自然的道理的!但因为这是娑婆世界、是人间俗世,所以总免不得会沦陷为某种政治的策略,不得不顺应着情势的发展而决定自己的走势。当然,纵然这其中修行、度化、弘法、倡导真、善、美、诚的本质依旧还有,却也做不到不管不顾只单纯的一味发展。这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悲哀,也是无法更迭的一种无奈。</p>
法度陷入弥深的思潮,只得又是一阵沉默。</p>
普雅虽然不能对他此刻的心绪完全解意,但大抵也能明白那么一二分。她启口,试图打断法度的思绪、转移他的注意:“那藏经洞时今安全么?”被那样多人觊觎,这个问题问的委实必要。</p>
不过普雅心中又隐隐笃定着佛宝会安全,因为那是由母亲和法度护持的,就一定会安全!</p>
便是天道,也更迭不了弥深的、执着信念……</p>
法度转目,对普雅颔首稳声:“听女王讲起,当年先王后是护持着那位游僧——也就是我的师父,一路从圣地进去,沿着被视作通天台阶的屑格木神山一路远行的。”不是问句。</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