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昊天玉皇(2 / 2)

加入书签

但如同当年挑战孙禄堂的五个老鬼子,不仅还活着,还已经突破到了罡劲。</p>

而民国时代的宗师,比这五个老鬼子强的人多的数不胜数。</p>

到这里,“神”说出他的判断:“就像他,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他连名字都改了,但我们知道他还活着,也许其他的“仙”、“神”也并非都向外人所知道的那样,已经失去了。”</p>

“不过他之所以能成就,除了自己的修行外,也还与裴庆之有关,裴庆之当年刚走出津门,就遇到了他。”</p>

清晨</p>

旭日将升未升。</p>

五时至七时,此为十二时辰中的酉时。</p>

乃是子午卯酉四正时。</p>

正是练功夫的最好时机、</p>

所以徐重光在练功。</p>

天地虽大,徐重光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p>

他打得不是太极,形意,八卦之类的国术功夫,而是丹法动功。</p>

自从武功到了一定的境界以后,就难免要转入丹道,此时他才知道当年在武当山时得到五雷掌这门丹法动功的好处与妙用。</p>

后世的八部金刚功虽然妙用无穷,但到底是张至顺拿出来的普传功夫,与龙门派真正的秘传功夫存在不小差距。</p>

五雷掌名为五雷掌,实则掌只是形势,他真正的那一套东西,叫做九转还丹功,乃是一门丹道气功。</p>

五雷掌最初用于兵战,上古时期,兵战以五雷布阵,中央为勾陈,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分别用黄色,白色,黑色,青色,红色五色旗帜。</p>

这套气功,首先是勾陈,收中央戊己土之气,其色为黄,则意念收黄色之地气以补脾。</p>

白虎收气功则意念西方之虎吐出白气而收之以补肺,玄武收气功则意念龟蛇吐出黑色精气以补肾,青龙收气功则意念东方巨龙吐出青气以补肝,朱雀收气功则意念南方红色之气以补心。</p>

这以内气淬炼五脏六腑的法门,尚且只是九转还丹的初步功夫,但很可惜,具体的功法已然失传,只剩下招式与呼吸法,到底还剩下多少效用,实在难说得很。</p>

徐重光想起自己刚进入这个世界时看到了,一个黄色如恒星般地巨大光球,散发着如黑洞般的吸引力,将一个白色的小光球吞噬。</p>

在白球被吞噬前的一刹那,自己被青铜镜带着降临了下来。</p>

而根据这个世界原本存在内家气功,很明显与国术并非是一个体系,但是却出现了很多国术流的东西。</p>

内功的失传,国术概念的加强,这或许就是两个世界正在逐步融合的表现。</p>

当内功的概念彻底被国术取代,或许就说明两个世界彻底融合了。</p>

甚至自己这次津门讲武,划分出明暗化丹罡神这一套,都受到了世界融合的影响。</p>

内功流中说的气,和国术流里的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p>

国术和内功的概念,虽然同样都是从丹道中衍生出来的,而且同样都是性命双修中先修命,后修性的路子。</p>

但是修命的方式却有不同,国术是炼体来修命,而内功是炼气来修命。</p>

不过最后都有一个门槛是见元神。</p>

以黄易为例,黄天大法全文照抄丹道西派祖师李涵虚的功法,是先炼气,到了一定境界,也会有识神退转,元神归位,所以那些宗师们,都会开始炼窍。</p>

而国术流,最后也是明心见性,窥见身神,最后也是炼窍。</p>

像他练得五雷掌,吸纳五方之气强化五脏六腑,与国术,人仙体系里面的炼脏,也是同样的道理。</p>

收功之后,他摇了摇头,心语道:“道无高下之分,以气炼体的路子未必就要高于纯粹炼体。”</p>

“津门这边地事情也算完了,该去南方佛山一趟了。”</p>

他之所以没有立马离开,就是在等津门演武的消息传到南方,给予南方武术界更大的压力。</p>

现在,要离开津门了。</p>

徐重光收拾行李,跟尚云祥等人告别过后,就朝着南方走去,津门走去,他得去长辛店坐火车才能到南方佛山。</p>

出了城,走了十几分钟,他意外地看到前方道路的尽头站着一个人。</p>

那人身高七尺,即便是身穿一身宽大的长袍,仍然能看出其肩宽体阔,虎背熊腰的身材,看年纪四十上下,文质彬彬,儒雅随和,像个教书先生一样。</p>

他感到非常的熟悉。</p>

更感到隐隐的心悸之感。</p>

那个人就站在那里,一点也不突兀,如果是身处闹市之中,而不是在空无一人的城外,他一定很难发现这个人。</p>

这个人很眼熟。</p>

徐重光缓缓向前,距离那男子越来越近。</p>

他的心中万分地警惕,所以他把浑身劲力都收敛到一处,细微的劲如池塘的涟漪,荡漾着全身各个部位。</p>

这保证了他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将自己的劲力瞬间爆发出去。</p>

二人身子越来越近。</p>

十丈!</p>

五丈!</p>

三丈!</p>

徐重光彻底看清了对方的脸庞。</p>

他曾经看到过这人的照片,虽然受限于黑白照片的模糊不清,一时没能认出。</p>

但他想起来这个人是谁了</p>

形意门。</p>

薛颠!</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