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产业转移(1 / 2)

加入书签

 人这一生,光有机遇是不行的,还得有自己的实力,让别人瞧得见,你才可以在机会来临量紧紧的抓住,否则,既使机会来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从自己的面前溜走,而独自叹息!

这个王老板正是凭着过硬的技术,一分钱都没花就得到一个区的代理权。

短短几年时间,就赚上千万的资产。

赚了这么钱,还是因为王老板根本不会做销售,否则,赚得只会更多。

因为,王老板代理空压机销售的方式,如果有客户上门找他,他就卖。没有客户上门,他就等着。除此之外,每台空压机每年维护费用是一台一万元左右。他卖了一百台,每年光是维护费就有上百万元的进账,除去成本,至少还有一半的利润。

所以,这个王老板就这样方式守着自己的代理区域不思进取。

凌枫心想他的这种方式肯定不行,如果以后更多的人进入行业做代理,那么,王老板的生意一定抢不过别人。只不过他已经占得先机,没有后程发力继续做大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凌枫的父亲说这个行业是暴利的原因,当时,凌枫与父亲去过这个老板的公司做过技术指导,凌枫观察整个公司的销售部10个人,才一部电话。

王老板认为,业务员直接出去工厂区找客户效果更好。不用电话,因为王老板觉得他去别的工厂,保安都让进,下面的员工,也要做到这点。

殊不知,他是技术人员,客户主动找他是因为他能够做空压机维护。

可是业务员来呢?

那是属于销售,是另外一种身份,购面对的是陌生客户,没有电话沟通就上门是不行的。

工业区的每家工厂都有保安看守,这些保安要遵从公司的原则,如果你没有具体的联络人根本不放行。对于很多销售来说,面对这么高的挑战,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

很多销售,因此就离职了。

在凌枫看来,香江的地理位置可说得天独厚,像这样的地方全世界真的不多。

从五十年代起,香港一共得到了全世界三次产业转移而带来的机会,香江人抓住前两次机会。

在第三次机会来临时没有珍惜,只知道炒房地产和金融而错过大好的时机,被同为亚洲四小龙的棒子、新佳坡、海岛等地方在第三次产业转移的机会来临时,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而慢慢超过。

第一次产业转移为国共双方的大战,大批的富人出于对时局的担心,不得已带着自已的财产去了香江,忽然而至的财富使得香江的基础建设大大的加快。

第二次产业转移,大约从六十年代开始到八十年代初结束,当时随东西方冷战加剧,欧美各国为了打击苏联,显示他们的制度及福利体系超过苏联,不得不提高本国工人待遇。

这样的结果是欧美的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很多企业不得不转移到成本更借的亚洲,其中主要以食品加工、玩具、服装、电器、运动装备、制衣等行业的公司。

天赐良机之下,作为远东的中转站的香江受益非浅,一大批有眼光和敢于创业的人,利用在在外资企业学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开始自我创业,成了当时的企业主,拥有大量的财富。

现在香港成名的大部分富豪,都是用这一次机会奠定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的。

第三次机会就是华夏对外开放。

不过中间有个小插曲,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华谈判香江归属问题。

双方谈判的背景,华夏还在南边吊打越南猴子!

撒切尔夫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