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各归各家(1 / 2)
苏秦和张仪告别了师父鬼谷先生,怀着无限惆怅踏上了归家的路途。</p>
两人从齐国起身,一路相随到了魏国的新都城大梁,在大梁,二人停留了一天,察看了大梁的周遭形势,也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p>
苏秦已然看出:魏国的新都城大梁,尽管处于富庶的中原腹心地带,但是距离楚国、齐国、赵国、韩国等诸侯太近,特别容易腹背受敌。</p>
定都于大梁,魏国得到了安享繁华的条件,但是失去了争霸诸侯的地利。</p>
张仪的老家在魏国的旧都安邑,他见到魏国的新都,难免缅怀定都于安邑时的魏国,那时它怀有雄图大略,称霸诸侯,那是何等的威风!</p>
今天的魏国空剩一夕晚景,在貌似的繁华中等待着其他超级强国的宰制。</p>
苏秦和张仪在同一师门下,相处多年,彼此十分了解,关系也很是融洽,后来又共同患难,不舍不弃,二人之间的同门之谊自是非同一般。这种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兄弟之情。</p>
苏秦与张仪一心要联合东方的诸侯合力击秦,力阻秦国的继续东扩。苏秦回想自己在秦国的遭遇,对于秦君嬴驷有十足的戒心,深知如果嬴驷得志,他的冷血将给东方各国带来的灾祸。</p>
张仪则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魏国人,他看到魏国屡遭秦国欺辱,连几百年的国都安邑都被迫放弃,所以从感情上当下并不接受秦国。</p>
在大梁的一家简易的客栈里,两人话别。张仪要北渡黄河,经上党地区回到安邑。苏秦则要沿着黄河一路往西,经过荥阳,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p>
因为同门情深,分手自是执手相看泪眼,难以割舍。他二人眼下都有家务要处理,不得不就此别过。张仪要给年迈的老娘尽一尽孝道,也要慰劳一下辛勤持家的妻子姚玥;苏秦要安顿一下自己的两个孩子,处理与前妻范菡之间的遗留问题。</p>
苏秦和张仪此时不能一同游历诸侯,谋取功名富贵,于是就相约一年之后再次出山,先得势者,提携照顾后来者,苟富贵,勿相忘。二人割破了手指,将血滴到了酒碗里,歃血为誓。</p>
苏秦体谅张仪家境不好,于是又将剩余的钱财绝大部分都交给了张仪,自己只留下购买食物的零散钱币。张仪一再推辞,苏秦将装着财物的包袱放在他手中,自己背起行囊,潇洒利落地径自前行而去。张仪望着苏秦的背影,感动得泪盈眼眶。</p>
由于将钱财都分给了师弟张仪,从大梁到洛阳四百里路程,苏秦只能步行赶路,中途在农家借宿一晚,第二天早早地上路,到午时已赶回到了家乡洛阳。</p>
进到城中,他左右看看,发现一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洛阳城人们又管它叫洛邑,是西周开国功臣周公姬旦营建的,那时称为东都洛邑。</p>
周公营建洛邑,一方面是为了让天下诸侯进贡朝廷距离大致相等,因为当时的都城镐京远在西陲,东部诸侯来往不便;另一方面是为了驻兵震慑东部诸侯。西周刚刚建国就发生了周武王弟弟管叔和蔡叔联合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的叛乱,周公在中原的腹心建造规模宏大的洛邑城,驻扎重兵于此,令东方诸侯不敢轻举妄动。</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