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年末盘整(2 / 2)

加入书签

朱宏三已经命令全力生产球墨铸铁武器,到时候大量运往南直隶。在朱宏三计划中要参与到明年的南直隶抵抗运动中去。

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好,钱礼德已经在江阴和嘉定布置好情报网。这两地都在江边,水运便捷,朱宏三打算直接派新军参战。其他南直隶和浙江各地由暗卫情报网大量分发武器,到时候一定弄把清军闹个灰头土脸。

想到这朱宏三不禁高兴,他有点等不及想要看看多铎和多尔衮那张难看的脸。

接下来张家玉汇报商业情况,现在商业网络在全国铺开。但是北方和四川陕西还有空白,北方各省由于不像样子,所以网点只铺设到几大城市,其他的县城府城没有铺开。但是南方各省县城都有了网点,各种工业产品可以直接进入农村。

张家玉说道:“楚王,现在最受欢迎的还是铁制农具和刀具,反馈回来的信息说咱们的产品十分锋利,还很轻便,最重要的比当地的铁制工具便宜一成以上。现在南直隶和江西湖广本地的官办制铁所大多已经停产,只有一些私人的小作坊还在维持生产。”

朱宏三点点头,说道:“继续倾销,打垮当地的小作坊。还有再加上食盐,白糖,没有白银没问题,用原材料换。”

张家玉问道:“王爷,铁制品大量流入满清控制区,万一他们把刀具和农具都收去做武器怎么办?”

“元子放心,咱们的配方很独特,这种生铁在溶化后就会非常脆,用石头都能敲断。至于真正的钢,我的火炮厂都不够用,还卖给他们?”

现在朱宏三在搞海军,这才是使用钢材的大户,每艘八百吨的海船上就有五十门火炮,二千斤的二十门,一千斤的三十门,这就三十五吨,还有其他的武器生产,那还有产能出口。

张家玉听到朱宏三这么说,放下心来。接着说道:“现在工业的问题是木炭使用太多,煤的产量还是上不来。”

一提到这朱宏三就上火,付文龙和马绍光去上思州快三个月了。半个月前第一船煤运了回来,质量很是不错,鸿基的无烟煤真不是吹的。但是运量太少,每半个月才能运来二百吨,根本不够塞牙缝的,所以现在炼钢厂主要使用木炭和广东本地的褐煤生产。

木炭和褐煤的发热值当然不能和上好的无烟煤相比,所以现在煤炭成了工业发展的瓶颈。

朱宏三问道:“付文龙他们来没来信,说没说什么情况?”

“来了,半个月前付知府来信中说道当地实在没有矿工,这些煤都是从当地地主手中收上来的。”

听到张家玉这么说,朱宏三怒道:“废物,都是废物。谁让他们去买了,去抢!没有矿工就抓当地越南人去挖,人手不够去灭几个村子。元子,你写封信,交给付文龙,让他这么办。”

张家玉听得冷汗直冒,心说这个楚王真是心狠手辣。虽然士大夫没把越南人当人,但是这样就为了挖矿就是灭人村子的事他们还干不出来。

朱宏三说完想了想,自己拿出纸笔写了封信,交给张家玉说道:“那这封信也一起交给王进宝。”

张家玉没敢看信上的内容,连忙低头答应。

朱宏三问道:“元子,还有什么情况,一起说吧。”

张家看了看手中的资料,说道:“其他的都是好消息了。广州府冯知府说已经选定地址,准备在东门外依照东莞发开区的模式建设广州开发区,同时广州城内的改造也已经开始,预计明年五月广州就能大变样。”

“还有肇庆府,徐知府那边也一切顺利,先期已经开发出五十万亩的荒地,现在有二十万流民已经分到了地。每户分得二十亩土地,规定前三年要交七成的地租,后七年交三成,十年后土地归流民所有,所以现在流民的生产热情都很高。”

终于听到点好消息了,朱宏三说道:“给徐大立写信,让他不要全部种土豆和玉米,这东西有其他府县种就够了。他那主要搞桑基鱼塘,毕竟生丝要比土豆值钱的多。还有冯自用那里和他说千万不要照搬东莞的模式,让他考察好广州适合发展什么。”

张家玉连连点头,把朱宏三说的都记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