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零四章 倒霉(2 / 2)

加入书签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iiread 】

李富贵身为超品侯爵,再加上是皇帝的战友,那个御史只有从七品,李富贵能将身段放的这么低已经很不错了。李富贵当年也是江湖老油条,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现在自己犯到人家手中,还是说些小话得了。

李富贵算盘打的挺好,但是那个巡城御史可是不给面子。那御史从马上下来,上下打量李富贵笑道:“你说你是广宁侯,有何证明呢?还有就算你是广宁侯又如何?还有皇帝陛下大吗?当年太祖高皇帝犯了错都要亲自出来给周御史认错,你多个什么?”

那御史说道最后一句已经疾言厉色,对身旁的士兵说道:“你们还等什么?还不动手?将这个假冒侯爵的家伙拿下!”

有了上官的命令那些士兵不再犹豫,拿着绳子上前将李富贵和那个家人捆个结实。

李富贵今年已经快六十了,那里是那些士兵的对手,挣扎着被捆上,李富贵大声骂道:“你这家伙知不知道老子我是谁?知不知道老子和皇帝陛下是什么关系?你等着,你叫什么名字?老子一定和陛下说,将你打入诏狱!”

那个御史三十多岁,听李富贵这说笑道:“要去告状?好,你记住,本官叫姜寰,江西南昌人士,想去告状就去告吧!”

这个御史叫姜寰,是致仕阁老姜曰广的独生儿子。当年姜曰广带着家人到了广东,就将家人交给好友钱谦益照顾。姜曰广学问高深,可是姜寰就不行了,姜寰和天才儿童钱遗爱没法比,姜寰读了二十多年书也只是个秀才。

钱谦益看到老友的儿子实在不是读书的料,没办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将姜寰安排进礼部当了个书办。

经过十几年,姜寰在钱谦益和父亲姜曰广的照顾下,在礼部也混到了六品员外郎。到了去年姜曰广年纪大了致仕,皇帝朱宏三看到老姜这十多年兢兢业业为自己卖命,到头来爵位都没有一个实在有些不好意思,所以下旨意给姜寰一个赐同进士出身,算是奖赏姜曰广为自己卖命十多年的功劳。

接替姜曰广进入内阁的是瞿式耜,老瞿更不用说了,是钱谦益的学生,也是姜曰广的学生。瞿式耜上任后为了报答姜曰广举荐之恩,费了老大劲将姜寰弄进都察院当了一个从七品御史。

姜寰原本是正六品,去了都察院成了从七品,降了两级,但是姜曰广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感激瞿式耜。姜曰广不是被气疯了,自己儿子被降级还去感谢瞿式耜。而是这个都察院御史身份十分不一般。

明代官员成长历程分为两条线,中了进士后学习好的进了翰林院当翰林,更牛逼的去了丞相预科班,也就是庶吉士。这些翰林和庶吉士是国家栋梁,在明朝中后期更是形成了非翰林和庶吉士出身不能入阁的传统。

还有一帮考试成绩一般的就去六部观政,一年后按照考试成绩分配工作,有的进入六部有的去地方当官。这些如果没什么机遇这辈子最高也就混到四品知府,再往上那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过万事都有例外,翰林以外还有一个升官快车道,那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是个很神奇的部门,这些官职低微的御史们和翰林、各科给事中,形成明代官场一个奇葩团体,那就是清流。这帮家伙卖呆的不怕乱子大,朝廷有什么事都要参合一脚,成功了就名扬天下,不成功也只需说一句“风闻言事”即可。

正因为都察院的特性,这帮御史算是在皇帝面前十分脸熟,大家都知道和老板混个脸熟什么事都好办,所以在升官时皇帝也第一时间想到这些御史清流们。

这些御史看着级别低,但是一个个都手握重权,当年的抗倭名将胡宗宪就是出身都察院,一开始是巡按,最后做到了直浙总督,你说都察院厉害不厉害。

如此好的部门当然所有人都盯着,当年姜曰广也想将自己儿子弄进都察院。可是姜曰广身为主管都察院的阁老,却在退休前将自己儿子弄到好部门,就算同僚不骂姜曰广也没这个脸这么干。(明代官员的道德比后世强的太多,后世老子退休后将儿子安排进好部门的比比皆是!)

姜曰广不能这么干后上来瞿式耜可没这问题,他心领神会老领导的意图,上任没多久就将姜寰弄进都察院当御史,这份大恩姜曰广自然要感激的痛哭流涕。

只是都察院和礼部的工作性质不同,礼部负责具体业务,干得好就能升官。但是都察院要想升官就要出风头,也就是骂人和弹劾官员。

姜寰进入都察院后很快发现要想升官自己也必须这么做,只是姜寰刚进入都察院,还没资格担任位低权重巡按,想骂人也没机会,弹劾官员更没条件,没办法姜寰只好来担任这个最低级的巡城御史,最起码能碰到倒霉的官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