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顺天府听案(2 / 2)

加入书签

了他一眼“你家格格又不傻,难道不知道施粥需其实咱们施粥这也是变相做广告,给车行赚个好名声。你记住,粥一定要熬得浓,要能扎下筷子而不倒,你跟八斤商量办去,粮食还从小汤山调来,账目一定要弄得清楚明白,这次记账的事儿就有明泽来办。安排什么人就有锦书说了算。”

锦书笑道:“格格,奴婢今天还思量着眼看过年了要大扫除呢,既然调人去施粥,府里的人手就更少了,干脆谁也别闲着,剩下人都扫除吧!”

顾错摆摆手:“你随意怎么安排……”

———————————————————————————————————

次日郡主府一派繁忙的景象,顾错想绘画也静不下来,想了想还是到施粥现场去看一看,结果人还没到车行呢看见来粥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多是些老弱妇孺着也单薄,好在还干净,不像是要饭花子,顾错心下骇然,怎么这么多穷人啊?怪不得施世伦让自己施粥呢!

顾错身穿狐裘下着鹿皮靴,手里捧着暖炉,即使这样还是觉得脚下生寒看看那些来粥人的穿着,顾错一狠心,又拿出一千两银子,吩咐八斤去买一些御寒的棉衣分下去……

八斤也是苦孩出身说什么自去买办,一旁的粟儿是个家生仆,顾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她却也跟着从小没受过什么苦,自然没有那样痛苦的经历,看见格格拿出那么多银子免有些心疼,有些舍不得小声说道:“格格,一千两银子能买好多东西呢!”

顾错笑道:“都能买些什么?”

粟儿听出顾有考校他的意思着手指说道:“一斤瘦猪肉一钱银子,肥猪肉是一钱一银子油和水油是一钱二,羊肉和牛肉差不多要两钱银子。十斤白面需要六钱银子,一坛酒要三四钱银子,缎子一匹是四两银子,要是粗布一匹只需要一两五钱……”

顾错听着她的小嘴巴巴的一一来,口才倒是不错,连忙摆手不让她说下去,想来她常常去见她管厨房的外婆,知道地倒是不少,比顾错强了不知道多少去。

不一会儿八斤回来了,面跟着好几辆拉着棉衣的马车,顾错一看买的都是些粗布衣裳,也很满意,赶紧派人往下发,那些穷苦人一看不光有粥,居然每人还能领到棉衣,现场一时间出现些骚动,八斤跳上一把椅子喊道:“大家都排好队,不要抢每人都有份,这是我们多罗郡主心存仁慈,怜悯大家……”

顾错一听有些脸,赶紧吩咐八斤不要说了,分棉祅才是真的。一时间一片忙乱,顾错也放下手中的暖炉亲自分发,此刻倒也不觉得那么冷了。

顾错正忙着,孙不三来到她近前说:“格格,顺天府尹施大人派人来请你过去。”

顾错一愣,施世伦有请?不是说今天晚上才有行动吗?顾错找来衙役一问,才知道今天施大人遇到了一个难办的杀人案子,想请顾错去看看。顾错一听大感兴趣,连声答应,也顾不得发棉祅了,立刻上车直奔顺天府。

顾错还是第一次来顺天府衙门,顺天府衙门坐北朝南,因北方有斗,所以尊北为上,官署衙门都有坐北朝南的讲究。而民居,不论贫富,虽也坐北朝南,但绝不能正南正北,必须略微偏东或偏西,只有官府衙门或寺庙才能正南正北。

顺天府官衙大门左右,列有两道砖墙,沿门侧呈斜线,分列往左右前方伸展,像个“八”字形,顾错不由得想起一句话“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不过施世伦的官声一向不错,想来不存在这个问题。

“八字墙”其实就是衙门的“公告栏”,上面贴满了官府的各种告示,如果有皇上的“圣谕”,是一定要挂在右边的“八字墙”上,因为是以右为尊,有了“圣谕”甚至还要笙箫鼓乐、吹吹打打地举行隆重的仪式……

顾错进了府衙门,就看见不少人正聚集在大堂外听施大人审案,却原来又有人来告状,却是一个死了丈夫的小寡妇,娘家想要领回去改嫁,婆家不准。

就听见一个书生问旁边那位道:“张兄,你的本家不准儿媳妇改嫁,我看没有道理,又没有留下一男半女,也没个指望……你猜今天施大人的批文会怎么写?”

“这我哪儿知道去。”

书生嘿嘿的笑道:“你知道上回那一对夫妻吵架,被邻居告到府衙,施大人批文是怎么写的吗?施大人写着‘夫妻反目,常事;两邻首告,生事;捕衙申报,多事;本府不准,省事。’”

顾错一听忍不住莞尔,施世伦还挺幽默。衙役想进去通禀施世伦,顾错不让,反正现在施世伦也没空,她倒是想偷偷的看看施世伦准不准寡妇改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