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渔船(1 / 2)
既然要做一个渔民,那先就要有一条船。高杰的老爸高金宝就有一条小木船,专门用来在长江里打渔。他老爸的那艘小木船大约长五米左右,宽一点二米左右,是当地非常普遍使用的一种小木船。这种木船比起内地河流里使用的那些小木船稍大一些,但样式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
像这样的一条小木船现在大概卖2oo块钱左右,应该说还是比较贵的!要知道现在可是1994年,这个时候的老百姓还是非常穷的。虽然高杰记得后来这种小木船的造价在2o1o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上千元。但在高杰看来,不要说两百元了,就是一百元那也是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小子现在不要说两百元了,就连二十元他都拿不出。
因为买不起木船,高杰只能另想办法。高杰的老爸高金宝一般都是晚上出去捕鱼,然后白天睡觉。这是因为晚上打渔收获会比较多。而且晚上打渔之后,早上正好方便卖掉,不会耽搁太长的时间。要知道鱼一旦抓了起来,那最好尽快卖掉。虽然养在网箱或者鱼缸里能够存活很长时间,但总比不上自然的环境更合适它们。死鱼的出现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这对渔民来说就意味着损失。特别是像高家村这样的情况,渔民全部都是晚上出去打渔的。因为高家村的地理位置算是比较偏僻的,离最近的小镇都有**公里的路程,而且道路非常难走,只有一条颠簸的土路。如果高家村的老少爷们要靠这条土路出去卖鱼的话,那整个高家村的老少爷们就都得喝西北风去了。这样颠簸的路面,鱼还没到集市上就肯定全部都死光了。所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老百姓也不敢走这条路!
高家村的人如果要卖鱼,那不是从6地上走的,而是走水路,也就是划船去。大概离高家村二十几公里的下游有一个靠近长江的集镇,名叫大江镇。
大江镇整个集镇就靠近长江岸边,江边有完善的江堤守护着这个地方。由于这里人口众多,通往外界的道路非常平坦,逐渐成为了附近几十公里范围内的一个水产交易地。附近几十个村子里的渔民的水产交易一般都在这里进行,这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展。所以这个人口2万左右的集镇看上去非常繁华,一点不比沿海的小镇差。
高杰曾经跟着父亲去过大江镇几十次了,对那里还是比较熟悉的。不过他们父子以前去大江镇不是去卖鱼的,而是去采购一些生活用品的。毕竟大江镇离高杰村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有二十多公路。如果划船去的话,需要三四个小时,一个来回就要七八个小时。所以村里的渔民一般都会将鱼贩卖给那些鱼贩子,这些鱼贩子拥有属于自己货船,不仅运输量大,而且使用柴油动机,度比起人力那自然是不可同意而语。一般鱼贩子的货船都是1o吨到3o吨左右的小货船,鱼贩子也是本村或者邻村的熟人。大家相处久了,也各自有了一些交情,不仅价格比较公道,货款也会当场就结清。高杰的老爸高金宝每天所抓的鱼都会卖给一个叫高耀民的鱼贩子,这个人也是高家村人,和他家还有一些亲戚关系,高杰一直管高耀民叫叔。两家人的关系非常好。高杰这次既然准备捉鱼,自然是准备卖给他了。
因为老爸白天不抓鱼,高杰就打算利用白天这个空挡出去捕鱼。他从家里拿出两根抓鱼的丝网,然后就准备出了。
以前高家村的人抓鱼使用的都是撒网,后来开始使用丝网。因为使用撒网其实非常吃力,一般人撒出去几网就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就算是习惯了的渔民,也不能长时间的使用撒网。因为撒网出水的时候会变得非常沉重,使用起来非常消耗力气。而且随着这些年来长江水域的捕捞量的增大,长江里的渔产其实已经减少了许多,使用撒网就有些不合算了。所以渔民们也逐渐淘汰了撒网,开始改用丝网捕鱼。一般一个渔民大概会有3o-4o根丝网,一天可以抓二三十斤鱼。如果运气不错,碰上鱼群的话,四五十斤、甚至更多的鱼都能抓到。高杰的老爸高金宝最多的一次曾经抓到了上百斤的鱼,不过这样的机会只能由运气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很难碰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