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过新年(1 / 2)

加入书签

 改进的弩机做好了。

这日,潘怡、单源与黄忠拿了改好的硬弩过来,请刘强验收。

除了之前刘强说过的改进要点,杠杆的支点也用铁块替换了木头。刘强觉得这个决定很正确,是自己疏忽了。支点处受力大,木头用久了八成要裂。

经过诸多的改造,刘强感觉机身的问题大概该解决了。至于润滑一项,如果不是连续发射几十上百发,弹簧槽应该不至于到发烫变形的地步,所以不会影响使用。只是没有润滑的话,磨损要大得多,影响弩机的使用寿命。

剩下的问题,是弹簧的疲劳强度合不合格了。通俗的说,就是弹簧用了多少次就不能用了。

他拿着新弩机到靶场试了试,觉得效果不错。

这种强弩射程远,二百米开外还有很强的杀伤力,战场上使用这种武器,对敌方是不小的威慑。因为,敌方还没靠近,已经进入了自己的杀伤范围,肯定是占尽便宜的。

弓箭兵对付骑兵,本来是很好的选择。但由于骑兵速度快,弓箭射程有限,老兵会告诉新兵,面对这些骑兵,你最多只有两次射箭的机会。为什么?弓箭兵平时的有效杀伤距离不过六七十米,骑兵速度快,一个冲锋就到了面前。

现在的强弩省力好操作,可以连续射击持续一段时间。假如弓箭兵在两百米以外就开始用这种弩机一发一发不断对骑兵射击,可以射出五六支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骑兵想冲到面前就有点难了。

即使现在这种弩机对拿盾牌的步兵没办法,但由于射程的缘故,对方的弓箭兵可能完全被压制,也是对己方大大有利。特别是守城的时候,居高临下,敌方的弓箭兵基本上就废了。

没有弓箭助力的攻城,伤亡会成倍成倍增加。

“接下来,黄将军安排一个可靠的士兵,不断地重复射箭,一直射到弩机不能再射。注意观察它的功能何时退化,会不会出现其他问题。要做好记录。”刘强布置道,“然后,试着做更强大的弩机。这个,我就不出图纸了。具体怎么去做,由单源来牵头,潘怡和黄将军协助、指导。”

“是。”单源答道。

刘强想了想,觉得还是给一点提示才好。“我想,这个弩机可以考虑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士兵随身携带的弩,要一个人能扛着走。一是守城和阵地战用的大型弩机。大型弩机要强而有力,笨不笨没关系,能用马车拉走就行。最好能在普通弓箭射程之外能对手持盾牌的士兵构成威胁……”

在场的人心里都一动。要真是这样做成了,敌军拿什么来匹敌啊,简直是单向的碾压了。这样的话,我们就真的有了神器……

刘强看了众人的表情,呵呵笑道:“用弹簧组合起来,这样的强弩是有可能做出来的。到时候我们在城头摆上一排这种强弩,看谁敢来攻城。”

他想起了床弩。

在他的印象中,床弩是在北宋才出现的。刘强问过黄忠床弩的事情,结果黄忠一无所知。可见东汉末床弩应该是还没出来的。

传说床弩的射程可以达到一千米。弩箭长一米多将近两米,实实在在是把一根标枪发射了出去。

这里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用弦拉箭,箭不得不做得老长,改用弹簧后,箭矢根本没必要做成标枪那样。想办法控制弹道就行了,这里面是可以动脑筋的。

箭的重量减下来,射程跟着便大大增加。

……

刘强又说道:“我甚至觉得,做一个大型弩机,有可能同时发射十几支箭。不是吗,用弹簧拉动一块大铁板,释放后,撞击前面十几个箭槽。用它来对付大量骑兵的冲锋,会不会很厉害?而且,想想办法,让弩箭自动装机,便可以连发……”

黄忠的眼前,浮现出飞蝗般掠过的箭矢,朝前方冲来的千军万马一波一波射击的场面。

是的,北方的游牧民族,动辄上万骑几万骑集结进攻,在野外如果不要命的冲过来,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有这种强大的弩机,大概能应付这样的局面吧。

刘强知道这样的弩机不是十天半月能研制出来的。让他们先试试错,积累一些经验吧。

——

过年了。

除夕那晚,整个山寨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大排筵宴。

大厅里,按照现代的习惯,支起了一张张圆桌,八人一台,男女老少,全部出席。

义军首脑一桌,分别是张薇、刘强、余庆、黄忠、牛三、赵芸、骆俊和潘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