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其他的剧本(2 / 2)

加入书签

电话接起来果然是公事,聂文态度挺亲热,先是通报了《拼桌恋人》九月八日中秋节开播,把刚才对刘漫说的话说了一遍,于是杨树又感谢了一遍。

接着他话锋一转突然谈到了剧本:“说实话,柯总监和我都很欣赏你的创作能力,《拼桌恋人》写得很好,当初打算高价购买也是为了保证作品最终能够更加精良地做出来。”

柯总监前两日还在说剧本坏话,他可能没意识到刘漫会告诉杨树。

杨树表示理解,不过他有点纳闷,戏都拍完了,这时候再说这个有什么意义?

难道是各平台对《拼桌恋人》的评估不错,于是又打什么主意了?

这倒是有可能,平台比制作公司拥有更多作品的播出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大概能判断一部作品的成绩,或者一段时间内什么样的题材或者体裁更受欢迎,实际上比制作公司更内行,进而反过来指导制作。

数据分析当然并非万能,有看走眼的时候,但大多数情况下相当有用,无论是目前还未来,人气特别高的作品往往有平台直接支持。

比如《万万没想到》就是和优酷联合制作的。

杨树最近比较关注娱乐新闻,注意到大鹏与搜狐视频正在合作拍摄《屌丝男士》第一季,八集每集十五分钟,预计明年上半年播出,这也是个爆款。

网剧发展得很快,《屌丝男士》单集时长远高于《万万没想到》,已经在向网络电视剧靠拢了。

爱奇艺在参与制作方面也成果丰硕,后来对《无证之罪》、《延禧攻略》、《破冰行动》等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数据资源。

腾讯视频这方面做得同样不少,多年后的《庆余年》就是之一。

聂文果然有想法:“杨编剧,我听说你手上还有剧本,是吗?”

还真是来联络业务的,可聂文从哪听说他手上还有剧本,好像之前没有谈过这个。

杨树看了眼刘漫和江诗语,她们两个都摇头。

管他怎么知道的,制片人有责任组织剧本立项目,这是他们的工作,如果真能继续合作也没道理拒绝。

不过杨树脑子里迅速罗列出几个疑问。

跑来问剧本是他自己心血来潮还是柯总监的意思?

难道真是平台对《拼桌恋人》的评估刺激了他们,态度突然变了?

他倾向于相信这一点,毕竟在此之前大家合作并不愉快。

可聂文刚才给刘漫打电话,怎么又只字不提合作的事呢?

他应该明白如果谈继续合作,更容易邀请刘漫共进晚餐。

杨树对他和柯总监有些不知说什么好,三人不止一次声称是创作团队,他们好像完全没听进去,说到底还是缺乏尊重,说过的话全当耳边风。

杨树没有否认:“是的,我除了《拼桌恋人》,还写了其他剧本。”

三月的第一天,麻烦大家继续帮忙推荐票、月票,期望这星期有个好的试水推,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