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难道真是写不出来吗(2 / 2)

加入书签

《盗墓笔记》、《鬼吹灯》很火,别人再写就没戏了。

《大宋提刑官》、《神探狄仁杰》也是类似情况,推理断案的剧似乎也只能火一把昙花一现,跟风复制基本失败,始终成不了主流,反而市场经常断流。

资本是很理智的,市场小就无人投,编剧自然也没动力写,其实看看各个网文网站也能发现,悬疑恐怖类目是最冷门的。

这是个恶性循环,市场小、投资低下、创作没热情。

杨树把这些经典剧本从另一个世界搬来是为了薪火相传,以后留名青史的,用处是沽名钓誉而没寄希望用来赚钱。

他本以为刘漫和江诗语对这些类型题材也不感兴趣,即便提出来拍这些剧也会不同意。

然而情况恰恰相反,刘漫对恐怖题材感兴趣,建议拍《雪山凶灵》,江诗语喜欢推理,建议拍《推理出租车》,倒是让他很惊讶。

记得传播学教授曾经说过,女人才是恐怖惊悚电影的真正受众,她们骨子里比男人更喜欢吓唬自己。

这倒是挺颠覆刻版印象,不过看看悬空步道、过山车、蹦极这类刺激游戏大多是谁在玩就知道了。

杨树说了不打算第一季拍这些,把理由也都阐明了,但刘漫和江诗语并不太认同:“正是因为目前市场做得不好,我们做好了才特别突出,不试试看怎么能断定不赚钱?”

“只有选择这类影片,才能与《美人税》形成反差,三部戏三种完全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可以覆盖更广泛的观众群。”

说的也不能说毫无道理,于是意见就在这分歧了。

每次讨论这些剧本,只要杨树一表示担忧市场,她们就用勇闯天涯的精神开导他:“你既然把剧本写出来,其实就是认可的,目前只是不敢冒险而已,别怕,勇敢点。”

每天见面的时间不长,三人在这个问题上讨论了好几天,最终杨树作了妥协,答应拍《推理出租车》,但《雪山凶灵》必须放到以后。

他换了个理由:“《雪山凶灵》拍摄成本太高,从精打细算考虑不合算。”

拍这个戏需要几个特效镜头,其实也没高哪去,但没钱的确是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刘漫只得心有不甘地作罢。

《推理出租车》这个剧其实很不错,是那种令人过目难忘的故事,用它可以给第一季增加些惊奇紧张的色彩,倒是能与《美人税》形成强烈反差。

这部戏说的是雨夜一个男人匆忙上了一辆出租车,车经过一桩楼房,原本住在这里的著名美女主持人在半年前惨遭杀害,至今尚未找到凶手。

司机聊起了美女主持人的轶事,乘客也加入进来,两人根据线索展开了一场推理,结果推理到最后,却发现对方都可能是身怀可怕秘密的人。

江诗语主演《美人税》,这部戏杨树打算自己来演雨夜乘车的男人。

于是这两部戏就先确定下来了,分镜剧本和拍摄计划接下去可以着手撰写。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其他剧本似乎都不太能够满足杨树对第一季的严格要求,而根据分工第三部戏应该由刘漫主演,在选择上也有了限制。

杨树对刘漫说:“实在选不出的话,我就为你再量身定制一部戏好了。”

而刘漫对《雪山凶灵》还不死心:“如果十一月底还定不下来就拍《雪山凶灵》,我和诗诗饰演剧中的两个女孩,其实正好。”

刘濤的戏拍到十二初结束,还差半个来月。

另外刘漫也有些疑虑:“《拼桌恋人》有效点击快超六百万了,已经渐入尾声,聂文一个月没联系我们了,咱们是不是该主动打个电话问问后续结算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