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影视界农民工(2 / 2)

加入书签

他在影视城跑龙套,也没少被群头欠薪。

听了这故事杨树第一反应是:“周导演因为一个断人财路的建议而被报复,那么我是否也因为某件事真的得罪了人呢?”

他很快又有了判断:“很可能我提b签时就把人得罪了,之前儒和还无所谓,后来《拼桌恋人》成了爆款,一算账得付给老子几十万,于是真不高兴了。”

这么一想似乎还是濤姐分析得对,儒和看在她的面子上投资三十万,杨树是没资格再谈条件的,他没有摆正位置犯了忌讳。

《天龙八部》赚的钱恐怕数千万计,无论投资方还是制片方都没有感激周小文,还扣了几十万导演费让他哑巴吃黄连。

《拼桌恋人》赚的钱少得多,投资方制片方更不可能感激他这个编剧,何况这个小编剧竟然还耍小聪明想多分几十万,简直岂有此理。

所以他之前分析儒和是因为不想与花儿影视有猜忌才断了与他的联系,未免有点戏剧化了,一个小编剧没那么重要,压根掀不起两大资本之间的嫌隙。

杨树毕竟年轻只有二十出头,是个因穿越而中途辍学的学生,社会经验差太多了,犯愣头青的毛病虽然情有可原,但也得别人愿意原才行。

不过这些都还属于未雨绸缪的胡思乱想,刘濤也不过是根据儒和的先热后冷作善意的提醒,或许都想太多了。

刘濤与张纪忠合作不止一次,三年前她还参演了2011版的《西游记》,在里面饰演观音。

她的经验就是:“谨言慎行别得罪人,如果得罪了就早点想办法补救。”

这段时间聂文虽然没有打电话来,但刘漫一直和儒和的营销部门保持着联络,了解《拼桌恋人》的有效播放数据,对方还是比较客气的。

所以第二天刘漫就向营销部询问了后续结算的问题,对方答复很专业:“我们与各平台有很好的结算机制,通常都很及时,至于你们的项目分成,只要制片人根据合同向财务部门打报告执行就可以了。”

听起来没问题,刘漫又主动打电话给聂文,他的回复是:“刘导的导演费已经结清了,至于版费分成,到时候杨编剧找我就行了。”

聂文的话好像没问题,合同是杨树签的,当然是他去结算。

不过刘漫不这么理解:“我问你的版税,聂文却先强调我的导演费已经结清,话外之意是这事与我无关,看来真得小心,咱们时间一到就去结算。”

杨树不想瞎猜了,那就到时候及时去结算,如果真有问题见招拆招,他不像周小文有许多顾忌,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创作上,处理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显然不是他的兴趣和强项。

刘漫说她会盯着这事,于是杨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创作上,尽快把另一个剧本确定下来。

他说了新的设想:“这几天我已经在写《美人税》的分镜,昨天半夜突然有个想法,第三个剧本是漫漫主演,如果与《拼桌恋人》能有某种联系的话,可能会更好。”

刘漫同样学编导的,理解很快:“你的意思是要编一个与《拼桌恋人》类似套路的戏?”

自古套路得人心,刘漫在《拼桌恋人》中的表演很受欢迎,虽然还算不上红起来,但已经给一些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杨树的确想把《拼桌恋人》中的一些关键元素在新作中有所延续,进一步强化刘漫的形象,对未来发展有好处。

“不算类似套路的戏,我们的新作必须要有所进步,要比《拼桌恋人》更精彩,剧情要更加出人意料才行。”

其实杨树已经有了大概设想,但没有直接将剧情告诉刘漫:“《拼桌恋人》故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穿越时空,所以我打算再写一部关于时空的戏。”

刘漫不置可否:“一个人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发生故事,结构基本类似,这还能玩出什么特别花样?”

“应该可以,”杨树信心满满:“这两天我就写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