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六章 借兵打丰邑(2 / 2)

加入书签

补充军队和粮草后,刘邦以灌婴和樊哙为前锋,再次进攻秦军。

三天攻下砀县,得到军卒六千人,接着乘胜攻取了下邑。

你还别说,大汉天团的威力,逐渐被开发出来。

灌婴、樊哙这两员猛将一旦打顺手了,那叫一个气势如虹,战斗起来,相当勇猛,绝对是勇冠三军。

而有萧何、曹参的居中调度,整个沛县军的粮草什么的,运转得十分合理高效。

不到十日功夫,等东阳甯君随后赶来的时候,沛县军已经击败了司马夷,收服了大片楚地。

攻下下邑之后,刘邦沛县军的整体实力大增,拥有了兵卒近万人。

而丰邑城那里,兵卒不过五千。

从兵力对比上,沛县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从地理位置来说,刘邦的沛县军要想在沛县立足,丰邑城必须攻打下来。

所以,灌婴再次请缨,要担当先锋,前去攻打丰邑城。

此时,随着沛县军的壮大,实际上,景驹也是有些忌惮刘邦了,继续留在景驹这儿,对刘邦的发展其实也是诸多不利。

于是,刘邦就跑来跟张靓说:“要不,我们再打一次丰邑?”

话说,关于历史,从大方向来说,张靓的确是知道一些的。

但是,具体到细节,包括哪一仗应该怎么打,其结果如何,张靓就真的完全不记得了。

而且,最近这几场战斗还让张靓发现了自己的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

那就是,对战场战机的把握能力并不是很强。

也或者,这跟自己的性格有关吧。

张靓是那种谋定而后动的性格,遇见什么事,张靓喜欢提前布局,希望设计好了再动手。

但是在战场上,这是不行的。

没那么多的时间让你布局。

真正指挥一场遭遇战的话,张靓觉得,自己的临场指挥决断能力,并不一定比灌婴和樊哙强。

这是事实。

一连几场战斗下来,张靓已经在刘邦这个天团之中竖立了威信,就连刘邦也觉得,子房兄的决断,往往就是最佳的决断。

但张靓却觉得这并不好。

刘邦天团强大的应该是团体力量,而不是自己个人的未卜先知。

所以,当刘邦再次向自己问计的时候,张靓淡淡地说了句:“那就听听大伙的意见吧,大家议议……”

议论的结果显而易见。

丰邑城必须要打。

如若丰邑不打下来,沛县军就被人摁住了,相当难受。

于是乎,灌婴又自告奋勇,领军猛攻丰邑。

结果呢,尴尬了。

雍齿据城而守,如同一个乌龟壳,无比的牢实,猛攻一日,扔下一千多具尸体之后,灌婴无功而返。

丰邑还是没能拿下。

这下,出发时意气风发的灌婴站在刘邦面前是腰杆子都直不起来,只觉得脸上无光。

刘邦带人赶来之后,也是一阵沉默。

此时此刻,樊哙来了句:“难怪子房兄在议论的时候一言不发,并不发表意见,想来,这战果早在子房兄的预料之中。”

刘邦天团的目光,齐齐看向张靓。

话说吧,张靓也的确是觉得攻打丰邑城的时机不够成熟,但是,正如大家讨论时所言,丰邑城如若不能拿下,沛县军就会相当难受。

所以当时,张靓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没想到,到了这时,在大家眼中,反而成料事如神了。

看到大家那歉疚而略带希望的目光,张靓想了想说道:“我跟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丰邑必须拿下,不过现在看来,丰邑这块硬骨头着实难啃,不过,刚刚我有这么一个想法,或许,我们可以借兵打丰邑。”<!--ove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