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进退两难(1 / 2)

加入书签

 李自成的行动以及贺人龙传递出去的消息,瞬间震惊了朝廷。△↗,,

开封府城不仅仅是河南的省府,也是北方数一数二的重镇,开封被誉为八朝古都,代表意义很不一般,如此重要的城镇,一旦被流寇攻打下来,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皇上和朝廷也不会允许这等情况的出现。

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皇上、内阁和兵部就形成了统一的意见,要求河南巡抚吴甡以及总兵贺人龙必须力保开封府城的安全,同时命令兵部尚书、五省总督孙传庭率领大军驰援开封府,且争取在开封府外围彻底打败李自成。

至于说固守在郧阳的张献忠,此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孙传庭和张献忠之间的战斗厮杀已经开始。

进攻刚刚开始的时候,孙传庭没有采取大规模进攻、或者是总攻的方式,他更多的进攻是试探性质的,毕竟张献忠在郧阳府城内外做好了充分的部署,贸然的进攻只可能造成重大的伤亡,打击自身的士气。

孙传庭在距离郧阳府城二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与张献忠对峙。

张献忠安排在城外驻守的流寇,人数在五万人左右,这些流寇依托纵横的沟渠来防御朝廷大军的进攻,这些挖出来的沟渠,不仅仅能够阻止战马的冲锋,也能够迟滞军士的冲锋,孙传庭在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决定以火炮进攻为主、以步卒的冲锋厮杀为辅。

战斗开始的时候,猛烈犀利的火炮,的确给流寇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和震慑。

孙传庭没有一味采取猛攻的方式,用步步为营的方式蚕食张献忠部署好的阵地,每一次进攻开始的时候。孙传庭就划定了重点的区域,集中火炮对重点区域进行轰炸,一刻钟到半个时辰的轰炸之后,步卒展开进攻,同时为了保证进攻的顺利,孙传庭还安排了两万到三万军士警戒左右两翼。防止有流寇前来增援。

孙传庭采取的这种进攻的战术,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张献忠当初决定以纵横交错的沟渠来防御官军的进攻,重点考虑的就是防止官军的骑兵发起大规模的冲锋,沟渠一定程度上面也能够防御火炮的进攻,郧阳城外纵横的沟渠延绵接近十里地,牢牢的护卫了郧阳府城。

不过张献忠想不到的是,孙传庭一点都不着急,一步一个脚印,有些时候甚至为了方圆几十米的防御沟渠。展开大规模的进攻,炮弹如雨点一样落在这些沟渠之中,守卫的军士根本无法抵御。

不过孙传庭采取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张献忠也不着急,就算是每天丢掉几十米上百米的沟渠,孙传庭真正的想着进攻郧阳府城,恐怕也要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之后,到了那个时候。战局早就出现变化了。

进攻开始了三天,孙传庭已经朝着郧阳府城方向推进了接近四里地。

也就在这个时候。进攻的局势出现了变化。

张献忠命令义军军士开挖的方圆十里的沟渠,几乎都是相通的,兵力的分部也很是广泛,官军三天时间的进攻下来,义军军士也知道了规律,一旦官军开始对某一个区域展开大规模的轰击。义军军士就会迅速的撤离,等到炮火停下来之后,马上进入到沟渠之中厮杀。

这样的做法,让官军损失了大量的炮弹,进攻的效果却不是很好了。

炮火之后。官军的步卒开始冲锋,义军军士已经进入到了沟渠之中,这个时候官军是无法发射火炮的,义军军士可以放心大胆的与官军展开厮杀,护卫阵地。

孙传庭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从第四天开始,大军的进攻屡屡遭受到挫折,伤亡的人数不断的加大,阵地争夺战的伤亡增加,火炮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得到了战斗的具体情况,孙传庭马上做出了调整,准备采用大规模进攻的战术了,也就是在火炮展开轰击之后,进攻的步卒不局限于某一处具体的阵地,开始全方位的冲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占领更多的沟渠。

这样的调整,意味着火炮的进攻不是集中到某一处地方,而是全面开花。

战术的变化,体现了指挥员的智慧,孙传庭相信,战术的及时调整,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于固守郧阳府城的张献忠,孙传庭还是有些佩服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张献忠敢于固守,敢于和朝廷大军面对面的厮杀,这很不简单了。

就在孙传庭信心满满的准备展开大规模进攻的时候,贺人龙派遣的军士到了。

中军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