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人高歌叹英灵,少年难识其愁(1 / 2)

加入书签

 宁君惜愣了愣,看着那一串铜钱板,犹豫了下,却是好心提醒,“先生年纪大了,还是不要碰酒得好。”

老人怔了下,蓦然间哈哈大笑,笑着笑着剧烈咳嗽起来。

他身边的两人一下子紧张兮兮。

宁君惜莫名其妙,眼睛下意识去瞟被他扣在篮子里的那个小东西,见那小东西两只雪白小爪子已经伸了出来,哎呀了一声,连忙跑过去,拿窗竿拨弄了下木匣子,确定那个小东西跑不出来,松了口气,抬头见那奇奇怪怪的老人在剩下两个人的小心伺候下喝水顺气,诚心诚意建议,“这位先生是心气郁结,思虑成疾,如今身子也是死撑,你们若放心不下,不如去三十里外的安阳城……”

还没说完,那木然的老人忽然猛地抬头。

宁君惜骤然爆退。

“梁成!”更加苍老的老人暴喝一声。

那老人身子一下子停住,警惕看了眼宁君惜,穷乡僻壤之地,什么时候能容下小宗师这么座大神了?

宁君惜这次就是真恼了,咳了声,习惯性也不跟别人讲道理,冷哼一声,不搭理他们了。

“小友,梁成是担心老夫,冲动了些,老夫在这里向小友赔不是,望小友勿怪。”那老人道歉。

“小子可承受不起。”宁君惜懒洋洋趴去柜台那边,“本店规矩,酒水自取,门口有写,几位应该识字也不瞎吧?”

“你这少年,好生无礼!”青衣少女拍案而起。

“妙语!”老人低喝一声。

“哼。”少女狠狠瞪了柜台旁的少年一眼,心不甘情不愿坐下。

宁君惜眼皮都懒得抬,低头自顾自打起了算盘,近日来大雪不断,连带着他这个月采的药也少了不少,也不知那几位药材能不能出来。

才翻两页账簿,他手上动作忽然一顿,嘀咕了声什么,转身将一旁的温酒一股脑藏进了柜台下面。

少女看着少年莫名其妙的一系列举动,刚想开口问,脚下大地微微震动起来,没多久,几声马嘶,一道魁梧的身影伫立门外,手里提着佩刀,将门帘高高挑起。

冷风裹着霜雪吹进酒肆,原本暖洋洋的酒肆立即冷了下来。

宁君惜眉头一蹙,见到那人一身甲胄,心中暗骂自己今日气运真背。

那将领也不多说,看了眼四周,将佩刀挂在腰身便走了进来,随后数十人鱼贯而入,齐齐在那三人面前跪地,那将领倨傲神色也一收,抱拳道,“帝师,九公主。”

宁君惜挑了挑眉,瞬间知道了三个奇怪人的身份。

三朝帝师,柳自语,一生运筹帷幄,无论江湖朝堂无一不折腰,据说二十多年前的踏马江湖,也有这老人的一份功劳呢,不过也是这一份功劳,让这个老人晚节不保,连帝师之称都觉得受之有愧,十几年来日日递辞呈,老头子说他是愚不可及,可能是精诚所至,今年开春准许离开帝都,开始四方游历。

这三朝帝师身边有个忠实的仆从,听说以前是个江洋大盗,被帝师以三寸不烂之舌稍加点拨,大彻大悟,后来跟了帝师,已经有有五十余载了吧,这件事据说还被传成了一段传奇,不过在老头子看来比小孩子过家家还没意思。

至于这个九公主,老头子说是元臻王朝唯一能看上眼的人,他倒不觉得咋样,刁蛮任性,脑袋还不聪明,唯一可取的还是最没用处的长得不歪瓜裂枣,要是书上的美人如玉都这德行,那就去他鬼的颜如玉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