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双喜临门(2 / 2)

加入书签

在宣读圣旨前,还有一个礼部的小吏向陆长乐讲解,接圣旨的礼仪,需要注意什么,

陆长乐也积极配合。

一番仪式后,陆长乐跟在场的宾客、包括来看热闹的杨正保、杨正树等人都跪下听旨。

随队的礼部小吏从锦盒里拿出圣旨,交到方御史手上,

方御史一脸郑重地打开,声如响钟地大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福州民团总练陆长乐,温良敦厚、敏而好学,先有鼠疫肆虐福建之际献治疫之策在前,后有率乡勇剿贼护乡土在后,可视为天下臣民之楷模,特封为福建平贼将军,统率一省之乡勇平匪破贼,钦此。”

什么?平贼将军?

圣旨的内容有晦涩难明,方御史又是一口京腔,宣读时有点难听得明白,

不过封为“平贼将军”这四个字,众人还是听得很清楚,

将军啊,二叔公激动得浑身颤抖,差点没叫出来,

多少年了,福州陆氏终于出一个人物了;

杨正保跪在地上,因为激动,两只手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自己是一位将军的岳父?

天啊,还以为女儿嫁给一个无赖之徒,自己还替她可惜呢,

没想到女儿的眼光那么好。

躲在窗后的杨璇,激动得俏脸通红、两只大长腿夹得紧紧的,

自己一直想做将军,没想到这么快就做了将军夫人,不知什么,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闽安王氏族长王太文、嘉和村张氏族长张世栋、户房典史程超、工房典史许家明、县学教谕黄世谙等人,一个个都惊呆了,感觉好像做梦一样,

升官不吃惊,吃惊的是皇上亲自下旨嘉奖升官,

说明陆长乐已经在皇上心里留有印象,

很可能还得到皇上的看重,不用说,前程似锦,

不知不觉中,自己这是抱了大腿?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陆长乐连忙按事前教援的话应答。

方御使把圣旨合起来,放在陆长乐手上:“陆将军,接好了。”

陆长乐接过圣旨,说了一声有劳,然后给远道而来的方御史塞了一颗大珍珠,礼部小吏、护卫也没忘记,每人送上一大锭银元宝。

这是喜钱,一行人都笑着收下,脸色她好多了。

从京城跑到福建,就是为了这点好处,不容易。

陆长乐又让人备二桌酒席供方御史和护卫享用,

方御史一行眉开眼笑地退下,还说回京复命时,会替陆长乐说好话。

“族长,这就是圣旨吗?”陆长胜双眼放光,伸手就想去摸一下。

只在说书先生哪里听说过这种东西,看到实物还是第一次,

很多人都说与皇帝有关的东西都沾有贵气,也不知摸一下圣旨,自己的运气会不会好起来。

手还没伸到,“啪”的一声脆脆响,陆长胜的手被二叔公一巴无情拍开:“看你那狗爪子,脏兮兮的,弄脏了圣旨,把你手都打折,滚远点。”

训斥完陆长胜,二叔公一脸期望地说:“族长,这圣旨能让老头子看看吗,这辈子,还没看过圣旨是什么模样呢。”

“当然可以,二叔公,慢慢欣赏个够。”陆长乐把手里那道圣旨递给二叔公。

二叔公双手捧着那道圣旨时,双手都是颤抖的,那双老眼迸射出精光,

先是把几个房头、族老推开点,别把口水都溅到圣旨上,然后一群人席也不吃了,围着那道圣旨大呼小叫,

二叔公看完,还把站在远处、一脸心痒痒的杨正保兄弟也叫上一起欣赏,

这是福州陆氏的光荣时刻,二叔公很乐意跟福州杨氏分享,

还扬言要把它供奉在陆氏的祠堂里。

要是往日,杨正保肯定不给二叔公这种炫耀的机会,不过主角是自己女婿,

一个女婿半个儿,值得高兴,也就不计较了。

“陆总练,不对,叫将军才对”程立业走过来,笑呵呵地说:“好像将军对这份圣旨不太满意哦。”

普通人看到圣旨,早就痛哭流涕,有的还激动得晕过去,

陆长乐倒好,刚开始还有一丝惊讶和激动,接到圣旨,虽说脸上一直有笑容,但他很随意把圣旨交给族老,好像不是很放在心上。

程氏商行花了这么大气力办成的事,还不满意?

或者说,嫌官小了?

陆长乐一脸认真对程立业行了一个礼:“这么短时间内能上达天听,顺利封赏,还赶在成亲这日到达,程兄有心了,程氏商行这个情,我承了。”

“过奖,主要是将军功绩彪柄,程氏商行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程立业连忙回礼。

陆长乐叹了一口气,苦笑地对程立业说:“我们这位皇上,又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多吃草,别说吃草,就是画个大饼都没有。”

圣旨里嘉奖几句,册了一个不知几品的平贼将军,像军饷、粮草、装备、兵源这些最重要的事,只字不提,

让陆长乐带着乡勇去剿贼,本来就让人寒心了,

圣旨的轴是黑牛角轴,上面写字的绫锦,还是纯白绫,分明不把自己放在眼内。

按惯例,圣旨均为卷轴形式,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的材料看上去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十分富丽堂皇。

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圣旨的颜色也很有讲究: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的官衔越高。根据明清的定制,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相对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的颜色一般为单一的纯白绫。

陆长乐自掏腰包组织乡勇连剿两股大匪,特别是带人救下长乐城,两战杀贼近万,

这么大的功绩,下个圣旨还是用单一的纯白绫,

也不知说崇祯小家子气,还是瞧不上自己。

那么多乡勇一起出征,死伤那么大,也没看到下拨抚恤,能不寒心吗。

程立业有些一脸淡定地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皇上,也不能从国库里变出银子,听说国库早就入不敷出,皇宫的开销开度一再缩减,皇上的御膳,还不如江南那些殷实之家呢。”

天灾连连,反贼四起,辽东又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销金窟,国库早就空了,

一年不到,崇祯就换了三任户部尚书也没用,还是没钱,

捞个平贼将军就不错了,至于粮草、军饷这些,想都不用想。

陆长乐哈哈一笑,拍拍程立业的肩膀说:“不管怎样,程兄,一会我得多敬你几杯。”

大明早就拆东墙补西墙,一向好面子的崇祯,很快要向大臣和勋贵伸手要捐钱了,

现在捞到一份圣旨、赚了一个平贼将军,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在福建内调度行走,足够。

程立业左右看一下,压低声音说:“将军有兴致,喝多少程某都奉陪,只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我劝将军少喝一点。”

“已提前洞房,补个仪式,程兄可以开怀痛饮”陆长乐同样压低声音,有些得意洋洋地说。

程立业明显楞了一下,默默给陆长乐伸出大拇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