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上进的梁竞(1 / 2)
晚些时候,陈安隅是到了工作室,工作室里大家都在,陈安隅也见到了送自己爱人和孩子坐飞机以后神情有些落寞的梁竞。
陈安隅其实觉得梁竞这个人还是闷骚的,你像现在上一秒还在想媳妇对吧,但下一秒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站起身。
这让陈安隅多少有些意外。
“怎么了你这是?”陈安隅此时问了声。
“安隅!我想提高自己!”
“提高自己?”陈安隅此时却是一愣:“你指的是什么?”
“你像我虽然和你学同一个专业,但你也知道,我是那种半吊子,水平肯定跟不上你。现在的拍摄工作也都是在你指导下才能进行。这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至少我想提高自己鉴赏电影的水平!才能够跟你一起拍出好的电影!”
梁竞倒是很认真,这点让陈安隅听了也替他觉得高兴。
至少陈安隅看得出来现在的梁竞是带着一股子热血的好吧。
但是陈安隅在了解了梁竞的情况后,却是觉得梁竞的情况有点不乐观。
梁竞的能力,可以说最多是比门外汉厉害一点……
“所以你大学真的白学了?!”
“那没办法。原本就没想在这行做。”梁竞说到这里倒是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陈安隅觉得对于梁竞的指导,应该是从电影技术开始的。
当然,陈安隅觉得是毫无疑问的。电影本就是一门基于技术而起的艺术,以专业的角度分析一部电影,是不可能完全剥离技术角度的。
也许不懂电影技术丝毫不影响你感受一部电影,
但如果你理解了电影技术,你就可以超越感受本身对电影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所以在我们尝试去缕清电影技术如何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电影之前,陈安隅觉得是可以解答一下,究竟什么是电影技术,又究竟是什么让它如此重要?
陈安隅有一个在学习电影研究的朋友说,她们老师曾经用一句高度概括的话向我们解释什么是电影技术。
“电影技术是电影工作者用来表达含义,代入观点,以及在观众群体中制造情感或者心理上的反应的方法。”
可见,所谓的电影技术,不仅仅是单纯技术层面,它更是一种技法或者说技艺,最终目的仍是为表达艺术本身。
陈安隅觉得也许光说电影技术会显得过于空泛。
我们试图拆解看看,其实电影摄影,场景调度,灯光,音效,色调等等,其实都包含在这个大的内容之下。
陈安隅觉得专业点可以用大类别来说电影摄影也就是(ceatography)来举例说明。
ceatography这个词其实是来源于希腊词汇,kea的意思是运动动作,graphe的意思是去记录,合在一起其实就是记录运动的影像。
这么来看,电影摄影的意思就容易理解多了。
而在电影摄影的模块之下,
其实又包含了灯光,镜头和构图,摄像机运动,滤光片和色彩等等。
陈安隅始终觉得电影的分析很多时候就是建立在对电影技法的解构上。
你想要和电影靠得更近,那通过电影技术来看懂一个电影,其实就是最好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学习电影的学生,永远没有办法回避的一个课程就是拉片子。
逐段对片子的剖析,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可能脱离电影技术来说。
无论是先前提到的电影摄影,还是场面调度,这些类别都统统归属于电影技术的层面。
说到这里,相信也应该对电影技术有了一个简单的理解。
虽然影评人到底该不该从电影技术层面分析电影一直以来似乎都多少有些争议,
但在陈安隅眼里,尤其作为专业的电影评论来说,如果完全背离电影技术层面去“分析”电影,完全就是在耍流氓。
批评者不是应该更具备技术意识,知道电影如何完成,如何呈现,才能更好去分析吗。如果你的分析都是基于个人感受,全然忽视有理有据的分析,那只能是拥有的门外汉了。
所以,陈安隅觉得如果只是想要感受电影,那就沉浸其中,轻松一些。但如果真的想要理解电影这门艺术,了解电影技术的知识一定是百利无一害的。
所以,陈安隅在这里不只是对梁竞,也是对有志向成为影评人的朋友们的建议是:
第一点,如果想写有关于电影的东西,马上提笔就写。免费写,而且不要管有没有人读。只要练了,就有效果。
第二点,看大量电影,各种类型的都要看,看完就要写评论。
第三点,要特别注意奥斯卡奖期间的各种动态。
第四点,参与自己居住地区的电影社群。
当然,最关键的是找到一个你最喜欢的影评人,就是那些在对电影的看法上,和你观点最接近的人,找出他们影评中你最中意的部分,然后尝试在自己的写作当中加入这些元素。
譬如带着她的观点,我结合我的建议简单谈一谈如何系统地学习电影知识,从而更好地成为一名电影评论人。
首先大量阅片一定是最首要的条件,也是兴趣培养的好时机。当你致力成为专业影评人,就意味着需要去接触各种类型、各个国家的片子。其实庞大的阅片量是可以非常快提高独到审美的,阅片量1000与阅片量3000的人一定不会是一个重量级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