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唐铁骑甲天下(1 / 2)

加入书签

 拿了头名,那可就是为西蜀立功,为益州牧长脸了。

这个不是什么皇恩浩荡,而是丁卯营完全靠实力争取来的。

那么,贺礼丢失的事情,也就真的可以毫无顾虑地放一边了。

但是,头名又岂是那么容易拿到的?

京畿四大营,徐啸虎就知道一个莫少荒,此人精气内敛,基本功扎实,只是缺少些沙场锤炼,所以身上少了一点煞气,但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还有神武军的那个谢仲元,此人出手勇猛果决,是难得一见的好手,六扇门小神捕郭焕成,便是因为错失先机被他打得毫无脾气,至于其他三支御林军,肯定也有藏龙卧虎之辈。

其他三个院子的人,应该是早就得到消息了,所以来的人全部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兵。这些人都是在沙场滚爬出来的,而且他们经历的战事不知比丁卯营多上多少次,所以战力比起丁卯营来只高不低。

东边院子,征东将军伏援之下的第二人,有“白衣儒将”之称的秦无复。

北边院子,征北将军商精忠麾下第一猛将,号称“万人敌”的王双。

南边院子,镇南将军武守玉派来的人,叫耿乐,小小的一个都尉而已,听起来不怎么有名,但据说他最近在与南越的几场战斗中大放异彩,手上已经有三颗南越将领的人头了。

杨骁拍了拍徐啸虎的肩膀,笑道:“放轻松点,没事的。”

但是,真的没事吗?

怎么感觉杨骁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既是激动,更有些紧张吧!

——

永安城西郊,已经悄然建起了一座偌大的校阅台。

因为是过年时节,且永安城的百姓这几年对马蹄声有些敏感,为了避免扰民伤财,所以秦王李沧临时决定在西郊举行此次大阅兵。

时间仓促,行事又要隐蔽,所以为了安排布置这场阅兵,这几日来可忙坏了兵部大大小小的官员。

兵部尚书陈俊东,不说回家过年,他连续呆在这里好几天了,甚至已经两夜没怎么合眼了。

此时,校阅台上空荡荡的,只有一架大鼓摆在上面。

这么大的鼓,敲出来的声音必定可以响彻天际。

当年,大唐铁骑便是在鼓声的激励之下,踏破了无数的城池和山寨。

今日的大唐,是否还有当年的锐气,是否还能继续征伐他国统一中原?

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

暖阳照人。

十万大唐铁骑肃然待命,着装统一,鲜衣亮甲,更是显眼。

说是十万铁骑,但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步军。

大唐军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创新,早已经形成了步骑结合的模式,两者各司其职,骑兵用来冲锋陷阵,步兵用来攻城拔寨。

但太祖当年率骑军如旋风般踏遍其他小国的情形,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以致于不管一支队伍内的骑兵多寡,对内对外都是称铁骑云云。

春寒料峭,因为披甲策马的原因,将士们身上的衣服都不多,但没有一个人会感到一丝冷意。

在这种气氛下,只有无限的豪情和壮气。其他的,都可以统统放一边了。

丁卯营以及三大边军的代表被分配在了最后头,徐啸虎看着前面黑压压的人群,偌大的战阵安静无比,除了偶尔一两声粗重的呼吸外,其他的就只有呼呼的北风了。

如此硕大的阵仗,配合得如此默契,那已经不能单单用军纪严明来形容了。

大唐虽然这些年来有些乱,但多年的底蕴还在,就像林中猛虎一样,偶尔会打个盹,但等它睁开眼睛之时,便是虎啸山林之日。

身为京畿西大营校尉的莫少荒,因为职位的原因,他的位置比较靠前,骑马佩刀,精神奕奕在他面前,只有那座校阅台了,再过一会儿,伯父莫本元就会出现在那台上,所以他的眼神有些期望,但更多的还是炙热。

总归有一天,自己也要登上那座校阅台,莫少荒暗暗给自己定了个目标。

右边是御林军的阵营,谢仲元掺杂在人群中,他的着装与身旁人无异,但出众的气质还是让人一眼便认了出来。

谢仲元的位置也是很靠前的,但因为其所在的神武军最靠边,所以离校阅台有些远。同莫少荒一样,他的眼睛也紧紧盯着那座校阅台,他的眼里满是期待和兴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