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三仙观”(1 / 2)
望着李小姐一行人远去的背影,苏一依稀记得之前李小姐看自己的眼神,里面有眷恋、温婉、还有着一丝决绝之意,苏一不明白这个眼神代表什么,只是,自此,他心中再也无法忘怀李小姐,莫名间,心中竟惆怅起来!
将秀有素玉二字的香囊收入玄戒之中,手上还残留有香囊上李小姐的幽兰体香,一阵清风扫过,苏一稍是平定心绪,抬脚沿北边的官道行去,不由的,他心中还在想,看李小姐她们也是往这边去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再遇到。
连云山脉最北端的一处山脊下,是平阳郡最大的一座城池,云城,云城再往北便是幽海,常年都有其它外郡的商船停靠在云城的大码头,大量的货物从外郡运来,而平阳郡各城镇的一些特产也是经云城码头从幽海运往其它外郡的,所以,慢慢的,云城是逐渐形成了整个平阳郡境地里最为繁华的城池,城墙也是一再的往外扩了又扩。
而靠云城南边六百多里地的连云山脉脚下,有一处斜坡,当地人叫他镇龙坡,传说此处数百年前曾有恶龙出现,常出没于周围的村落残害生灵,后来,被一位道人擒拿了此龙,修了一座大大的道观在斜坡之上,人们都说是这座道观镇住了恶龙,自此就管这处斜坡叫做镇龙坡,而那座道观便是三仙观。
三仙观曾经盛极一时,鼎盛之时,曾有数十位道人坐镇,弟子门人更是上千,只是,也不知是何原因,慢慢的就没落了下来,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道观最终却是荒芜了下来,几十年间道观内空无一人,观内荒草丛生,四处结满了蛛网。
也不知是从何时起,三仙观里凭空多出了三个道人来,以地仙自居,说能治百病,可驱邪魔,就有那不信邪之人当真寻上观去却邪看病,还真别说,无论是怎样的疑难杂症,只要几个地仙中的那个黄地仙画一道符,用水化火成灰一并服下后,竟皆痊愈了,自此名声走漏出去,没几年,香火又开始鼎盛了起来,四乡八里的人都前往求符,或是为了求子、或是为了驱邪、或是为了求师,人们是络绎不绝。
只是随着三仙观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这几个地仙也开始坐地起价起来,但凡是前往求符之人,无论是看病还是驱邪,不榨干你身上所带银两,你别想出那道观的门,好在,无论钱多钱少,都能求得一符,按那道童的说法就是:“师傅说了,这银钱多寡,看的是心诚与不诚?这灵符乃是天地所赐,假他们之手而出,所以,这银钱也是孝敬天地老爷的,这诚心有诚心的符,这不诚心也有着那不诚心的符,全凭个人造化与心诚与否”。
于是,前去求符上香之人,无一不是倾其所有,好在所求下的符箓都是极为的灵验,虽是舍了钱财,却也能免了灾病,故也无人敢胡言什么。
这日,看门的两个童子正用手中的拂尘驱打着飞来的蚊虫,远远的就见一个身影正顺着石梯往上爬来,抬头一看,“这天色都快要黑下来了,怎么还有人来求符?”两个门童不由的抱怨起来,因为每来一个求符之人,都得先由他们盘问一番,例如,身患何疾?是诚心来求符的吗?诚心的话先亮出银两再说,这已成了三仙观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了。
看那小子空手空脚的,身上也不见挎有包袱,看来是要吃闭门羹的了,两个门童正觉无趣,此时见已快爬至山门前的少年,二人有意调笑他一番,一商量下,忙端正了身形,目不斜视的望向前方,活脱脱的两尊门神模样。
凭着远超常人的脚力,苏一已在官道上独自走了三日,脚下虽不觉得累,心中却是有些疲惫,几经打听,终于是寻到了这镇龙坡来,才到镇龙坡的坡脚,就见一片金砖琉瓦,深墙高院的道观楼宇错落有致的坐落在镇龙坡上,整片镇龙坡乃是一处林壑优美、山环水抱的秀吉之地,其山势背后有一蜿蜒曲奇的秀丽瀑布环抱镇龙坡直冲而下,远远看去,整个镇龙坡就如一块巨石将一条翻云覆雨的真龙压在其下,“难怪叫作镇龙坡”苏一不由感慨道。
坡脚有一块高有三丈宽有丈许的巨大石碑,上书三仙观三个大字,石碑下的碑座是一座完整的玄武神龟的石雕,碑石下方刻有数百小字,记录的皆是有关三仙观的建成年限等等,苏一也没去细看,只是观碑石上已经风化裂开的一些纹路,不难看出此碑是上了年岁的了。
从石碑处开始由条石铺就的阶梯,共有九层,九为数之极,故取九层,又喻八卦之九宫,而每层阶梯字数又为八十四梯,喻八卦之变数,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可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变六十四爻,从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