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曹孟德魂穿武大郎 逞雄风征服潘金莲 3(2 / 2)

加入书签

“是啊,他以往说话可不这样,他除了会做炊饼可是啥也不会,不可能啊。”

就在众人将信将疑之际,一句话从书店内传来:“这点常识在我们读书人眼里算不得什么,许是他昨天偷听我与张秀才谈话学来的。有没有真才实学,我一试便知。”

原来是昨天书店的老板,刚打开店门,看见门口如此热闹,便多听了一会,但当他发现说这话的是武大郎的时候,打死也不相信。

这书店老板姓刘,单名一个锐字,中过举人,后因仕途不顺,回乡开了阳谷县唯一一家书店,在阳谷县文人圈里有不小的名气。

曹操也不答话,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曹操特意挑在书店门口,目的就是要让阳谷县文人墨客信服,借此一举成名。

眼下这刘锐仗着自己有几分学识不知死活往前冲,那是再好不过了。

尤其是曹操清晰的记得昨天他还言语侮辱过自己。

刘锐转身进店,再出来时,手里拿着一。

等到曹操看清书名时,不禁大笑起来。

刘锐不明所以的看着曹操,这本《三曹文集》很好笑吗?

曹操的笑声却让刘锐越发难堪,这《三曹文集》是刘锐的私藏孤本,年代久远,也不是科考内容,很少人会钻研这种无用的学问,更何况是目不识丁的武大郎。

刘锐感觉面子上挂不住,当即气愤的说道:“别笑了,武大郎,我也不为难你,我随便翻,随机考。你要是答不出来,叫我一声爷爷,敢不敢?”

曹操借势说道:“倘若我对答如流,我要你磕头道歉,从今以后喊我爷爷!”

“好,你要是能答出来,我给你磕十个头,昨天我就看你进店看书装大尾巴狼,今天非要当面拆穿你的把戏!”

围观众人一看好戏上场,起哄的起哄,加码的加码,更加热闹起来。

“第一题,《短歌行》,我也不欺负你,我挑一句,你接下一句怎么样?”刘锐打开书,挑衅的看着曹操。

“不用了,你看好就行,看看可有错漏。”曹操说完,便将《短歌行》从头到尾背诵下来,甚至精彩处还解释起语境、意义。

刘锐冷汗直流,他惊讶的发现武大郎竟背的一字不差!

可武大郎不是文盲吗?

众人看刘锐的反应,自然也知道武大郎真的背出了《短歌行》,一时间鸦雀无声。

此时的刘锐仍然心存幻想,他不相信武大郎一夜之间从文盲变成了秀才。

刘锐心想一定是刚才的诗传唱度太高,武大郎侥幸得知,这次要找一个偏门:“那《薤露行》,你听过吗?”

曹操此时一不做二不休,欺身夺过《三曹文集》,只看了一眼目录,然后又把书还给刘锐,便开始从头到尾逐个背诵。

刘锐彻底惊呆了,曹操一边背,他一边核对,竟然连一个字都没错!

曹操最后一个字背完,刘锐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嘴里有气无力的重复着:“一字不差,一字不差……”

此时众人全都傻了眼,议论纷纷。

“就算是县里最有名的老学究,也不可能一只字不差的背出来吧?”

“而这武大郎非但背出来了,甚至连释义都做了,这可能吗?这还是那个唯唯诺诺的武大郎吗?”

“莫非武大郎真的遇到仙人,一夜之间成为才子?否则这解释不通啊!”

三个时辰后,武大郎精通《三曹文集》、《唐诗三百首》,甚至《大金刚经》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阳谷县。

很多人都放下手头的活儿,前往书店观看武大才子。

然而很多人都扑了一个空,因为曹操早早的就被一辆马车接走了。

但是坊间关于武大郎的事迹却是越传越邪乎,说他是文殊菩萨转世,还说什么信大郎,得永生之类不着边际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