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岳飞初露峥嵘 曹操再次遇袭(2 / 2)

加入书签

反正闲来无事,便把武松也喊来,问他那两看的怎么样了。

武松回答:“《孙子略解》、《兵法接要》我看了好几天了,感受颇深,现在我觉得曹操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以前我只知道人们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却不知道原因,现在我明白了。”

曹操打断了武松对自己的称赞,问道:“说说看,你都学到了什么?”

武松此时拿出那两,一边翻看一边说道:“曹操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主张灵活多变,兵不厌诈等。”

曹操微笑的看着武松,问道:“还有吗?”

“这两结合曹操一生战斗经验,如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斗中,有案例、有理论,写的真不错。”

“曹操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

“不错,用心了。”曹操看着武松,开心的说道。

武松这一路的变化曹操看在心里,尤其是对待看书,从一开始的抗拒、不情愿,到现在能主动看进去,进行总结,已经是很大进步了。

曹操知道读书如同登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给武松时间。

但是有一点曹操可以确定,那就是假以时日,武松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帅才!

像岳飞一样。

曹操看向岳飞,问道:“岳飞,你读过这两吗?”

岳飞回答道:“大哥,我还没有读过,不过我认为用兵得讲究一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比如《孙子兵法》共有三十六计,知道什么时候用、用哪一条计策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会陷入纸上谈兵的陷阱。”

曹操赞同道:“不错,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理论还得结合实际才能有效。同样的背水一战,韩信、项羽大获全胜,那为什么刘邦、马谡就会失败?”

“带兵打仗,可不只是多看几、多看几个案例就可以的,影响胜败的因素太多了,如士气、天气、军心、供给等等等等,作为三军统帅就是要要尽可能的了解全面的信息,作出最正确的决定。”

“当然了,我们现在说这些还是太早了,你们现在要做的是多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能力。等到真正上战场的时候,才能活学活用。”

曹操知道岳飞家贫,能接触到的书并不是很多,将《孙子略解》、《兵法接要》递给岳飞:“以后多看看书,我这边有的是。”

岳飞开心的接过来,爱不释手。

曹操看着武松和岳飞,眼神中有一丝担忧,曹操推算留给他们学习的时间只怕是不多了,作为开国柱石,他们现在的水平还远远不够。

武松有了岳飞同行,开心的不得了,两人一路上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倒是把曹操晾在了一边,看的曹操直摇头。

就在这时,王猛骑马从前方返回:“大人,不好了,前方有大队人马,看样子来者不善!”

说话间,就见前方烟尘四起,一群人朝着曹操疾驰而来。

曹操眉头紧皱,暗叹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我们又见面了,这一次你们可没那么好的运气了,此地方圆十里无人,识相的留下辎重,给我滚,不然别怪爷爷手下无情!”

说话的正是在沧州曾经与曹操一伙交手的青面大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