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沆瀣一气(1 / 2)
从马路牙子那边过来拦住张彩琴去路的是个身高约有一米七五、身材稍瘦、皮肤较黑的男青年。
此人名叫蒋涛,脸长脑袋小头发稀疏,因此人送外号“蒋干头”。
他是鹿城市郊区万水泉乡人,鹿城市火车货运站就位于万水泉乡,当地的一些人从解放前开始,就有从货场以及来往货运列车上偷盗货物的风气,江湖上称这些人为“线上开扒的”,俗称“扒线”。
干蹬大轮儿、扒线这类行当的违法犯罪人员,都是吃的线儿上饭,围绕铁路沿线以盗窃公私财物为目的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蹬大轮儿是在旅客列车以及火车站的售票厅、候车室、行包托运部等处,以扒窃、绺窃的方式盗窃旅客随身钱物,干这行的大家称他们为“小偷”。
扒线是从货场内、货运列车上、以及铁路沿线的厂区内盗窃价值较高的货物、原材料,之后将赃物倒手销赃获利,做这一行的人被俗称为“扒手”。
通常我们把小偷、扒手混淆在一块儿,习惯性的认为他们都是蹬大轮儿这一类的。
实际上这是两类人,“业内人士”把这两行分的很清楚,他们的行窃手段、作案手法、针对的目标对象、处理赃物的方式等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不能把他们这两类人混为一谈。
简单来讲,小偷针对的目标是人身上携带的钱财和贵重物品,他们有单独作案的独行大盗,也有以某几个骨干成员为头目纠结在一起形成的小团伙,相互配合掩护对目标人行窃。
但这里面需要强调的是,小偷在动手行窃是都是一个人,其他同伙在一旁打掩护,这点与扒手有很大区别。
另外小偷绝大多数专心“本职工作”,他们没有其他固定的公开职业作为身份掩护。
而扒手的作案目标是存放在货场、工厂此类露天开放性场所里面的货物、原材料等有价物品,这类物品体积大、数量多,搬运、转移赃物一个人无法完成,所以他们没有单独作案的。
他们有相对固定的头目、骨干人员和一般的团伙成员,头目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与绝对话语权。
头目对团伙的所有成员约束很严,在实施盗窃行为时,放风的、动手的、销赃的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绝不允许有人单独行动或是私吞赃物。
盗窃来的赃物销赃之后,由团伙头目按照每个成员的贡献大小进行钱物分配,有突出表现的给予额外的金钱物质奖励,他们对于竞争奖励机制应用较早、并且落实的非常到位。
这样的团伙人数不等,多了有几十人、少了三五七八个,具有较为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隐蔽性。
团伙里面的绝大部分人员都有公开的职业和工作,其中的不少人就在目标单位上着班儿。
这些人平时在单位里的表现尚可,尤其不会将手脚不干净的毛病表现出来,借此掩护自己的兼职、也是他们的主业是扒手这个身份。
他们对单位内部的环境、物品放置的场所以及数量种类等情况相当了解,能够及时将这些情况反馈汇报给团伙头目,根据实际所需选定下手目标,并且在作案时作为内应和向导,伙同其他团伙成员共同作案。
蒋涛从小在铁道边儿长大,十来岁起就跟着当地那些扒手翻货场、扒火车、溜工厂,练就了一手上下飞驰的火车如履平地、溜门撬锁纯熟老练的“硬本事”,同时结识了一些臭味相通、同好此道的狐朋狗友,勾结在一起时不时就做上一笔“买卖”。
他和索俊在上中学时是一个学校的,但不是一个班,索俊比蒋涛还高一届,两个人认识并没有什么深交,只能算是个点头朋友。
索俊因为有索兴武这么个有权有势的老子,他又惯会收买人心,架着老爹的名儿或者直接求他老爹开开尊口,给这个的叔叔大爷安排个临时工、合同工;
给那个的姑姑姨姨调换个好工种、好岗位;
乃至有谁因为个大小不严的事儿进了公安处,他也能帮着找门路把人给捞出来等等,使得他在社会圈子的名声很大,认为他的人脉广、路子野,是个够朋友、讲义气的敞亮人。
蒋涛伙同他人盗窃来的货物原材料中,有些东西不太好出手,找不到合适放心、敢接手的买家。
他听说索俊还做着点儿买卖,有些紧俏的商品他有路子能搞到,销售的渠道也很畅通,仗着自己也算是跟索俊认识,索俊的名声又好,不是个出卖朋友的小人,蒋涛就主动找到了索俊门上,想试着跟索俊聊聊,让他把自己的“货物”吃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