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刘治富:湖北“华西村”的总设计师(1 / 2)

加入书签

 二十年村官,披荆斩棘,硬是将一个无区位优势、无外力支撑的偏僻山村,变成一富强和谐幸福的深山桃源。起初,在外人看来,他弃商从仕另有所图,因此怀疑和污蔑过他。甚至促使县纪委介入,后终将事情查的水落石出,结局就是一个为民谋福祉的村官浮出水面,成为一方知名的榜样。而诋毁过他的同邻,最后在事实的折服下,负荆请罪杯酒释怀成为挚友。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官,以一己之力凝聚千余人心,聚力谋富强,实现了全村经济模式的多次重要转型。如今,全村已找到了符合村情村貌的发展道路,而他为全村人描绘的幸福蓝图,也正逐一实现。

三堰淌村,全国文明村示范样板。一个迅速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奇山村,正在湖北的中部地区悄然崛起。一个湖北版“华西村”,已雏形初具。这个传奇的缔造者勤俭低调艰苦朴素,依然奋斗在路上……他的名字就叫刘治富。

突围之路 “三大困境”阻隔发展

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位于有“荆州屋脊”之称的鄂西南山区腹地,是典型的山地型传统农业区,无区位优势、无外力支撑,不利于工业的发展。其辖区面积8.6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324户,1188人。

长期以来,这里山高路险、贫穷落后、观念僵化,三大困境阻隔地区发展。村级经济几乎为零,人均收入不足百元。这种境况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如何摆脱贫穷?选择什么样的途径?谁来带头?谁来承担失败后的后果?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所有三堰淌人的面前。

1976年,现任村党总支书记刘治富复原回乡不久。当兵的岁月,让他看到了外边世界的精彩,也看到了故乡一成不变的贫穷。他渴望家乡富足美丽被外人称赞,让外人羡慕。但他也苦于自己的力量太小,不可能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改善家乡的环境和村里人的生活。他苦苦思考,他认为只有一样东西能改变大伙的命运,那就是智慧。

三堰淌虽然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但没人想到去开采。村民们已习惯守着800亩挂坡地、7000亩灌木林过贫苦的日子。

此时,年纪尚轻的刘治富,获悉煤炭消息后,激动万分,一道光芒闪过头顶。他要找的道路,似乎找到了,即“掘金煤矿”。很快,刘治富将想法和村里沟通了下。期间,有不屑一顾的声音,也有走一步看一步的盘算者,但更多的是渴望富裕、穷怕了的,想跟着刘治富破釜沉舟干一会事业的有志者。

于是,在极端渴望摆脱贫穷,改善村貌,走向富足的追求下,刘治富大胆带领全村开始创办煤炭企业,并率先在尖岩河挖出“乌金”。慢慢地,全村人在集体经济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好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观念也开始受到冲击发生急剧的变化。再以后的十余年间,村集体经济出现了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在高峰期,各类村办企业达到几十家,年产值数千万元。

由此,三堰淌村发家致富的第一个“翻身仗”,即集体经营煤矿宣布成功。一个偏远落后村的富裕“凯歌”,由此奏响!

转型之路 “三大布局”齐路并进

从1977年开办小煤窑到1997年建成年产5万吨的村办煤矿,再到2003年外出宜昌、恩施地区谋发展,三堰淌村始终没有偏离“深山掘金”的资源型发展道路。目前,全村还有3家煤矿企业,年产值过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资源的枯竭,村里衍生的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道路开裂等逐渐频发。

面对煤炭资源趋于枯竭、再不想出路就只能坐吃山空。为此,村党总支书记刘治富带领村“两委”班子决定及时转型。经过长时间的外出考察,先后到日本、台湾、东盟以及内地众多发达地域汲取营养,还要请专家进行“会诊”,结合三堰淌的实际村情,最终设计制定出“对外山中开矿藏,山上建绿色银行,山下养殖猪羊”的发展战略,力促全村形成在外矿业和在内林木、养殖业互促共生的格局。

2003年,刘治富带领村党总支、村委会制定出“借地生财,再造空间”的新发展思路。他们利用本村成熟的矿山管理经验、技术力量和资本积累,组织14位党员,网络251户村民融资入股近4000万元,到恩施、宜昌地区独资兴办了咸丰小场坡、巴东五三沟两大煤矿。两大煤矿目前都已成长为当地最大的资源型企业,每年产煤超过20万吨,产值超过亿元,利润在3000万元以上。此外,又和福建、巴东开发商组建了金富矿业公司,兴办了7家煤矿。加上两家独资煤矿,9家煤矿每年可为村级经济增加千万元以上的收入。在此基础上,村里成立了煤炭开发营销协会,制定了煤炭产业整合重组的长期规划,确保村级年收入递增率达到20%以上。

在大力改善环境方面,为了让因发展经济而伤痕累累的三堰淌村开出“文明之花”,刘治富带领全村开展了一场再造秀美山川的“文明之战”。一是构筑全覆盖生态屏障,封山造林。全村现造林地已达4000多亩,绿化率达90%以上。同时,村里投资500多万元用于治理水土流失等。二是配套完善基础建设。自1999年以来,村集体投资2700多万元,着手实施“公路户户通”、“三电入户”、“人畜饮水池”、“水土保持和农田改造”等富民利民工程。目前,全村共新修和改建村级公路40多公里,硬化公路22公里,实现了户户通目标;修建人畜饮用水池210个,彻底解决了村民正常饮用卫生水问题;架设电视光纤,开通程控电话,改造农电网,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入户率达100%。三是全面推行聚合居住。将村庄建成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必然要求村民聚合居住。近年来,三堰淌村突出社区化方向,打破村庄区域概念,改变以往分散、零星的居住方式和原有农房结构模式,统一规划了筲箕淌、羊皮淌、三堰淌三个小区的建设,并实行奖励补贴政策,鼓励扶持农户搬出丛林,迁下山坡,向新建居民小区集中。

目前,筲箕淌小区和羊皮淌“农民广场”已经建成,100多村民搬进了像城里人一样功能齐全的别墅区。“三淌一沟”新村居民点工程全部完工后,全村80%以上的农户将实现集中居住。从农村到社区式居住,一方面改善了居住环境,减轻了土地等紧缺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文明价值理念的传播更加快捷有效。四是实施村庄亮化净化工程。近年来,村里已投入100多万元,在三个小区安装太阳能路灯和庭园灯,并计划在五年时间内使亮化率达到90%。同时,启动了环境和庭园净化工程,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卫生管理规定,设立了村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小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