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县试遇赵衰父子(1 / 2)

加入书签

 <ins></ins>

见裴玉皱眉,宋恒赶紧道:“别担心,先让老二在那学一年,把底子打结实,到时候我再想办法。别忘了,今年我可是要下场的,对我没有信心?”</p>

裴玉怒嗔的横了他一眼,“赶紧去洗洗,风尘仆仆的,衣服上都是灰尘。”</p>

“好,娘子稍等。”宋恒从善如流的应下,低头偷了个香起身就溜。</p>

看着落下的门帘,裴玉唇角微挑,低声哼了哼,“老色批!”</p>

被这般打岔了一下,裴玉倒是真没多少担心老二。想到宋恒要开始科考了,心里倒是挺激动的,等宋恒考了秀才,她就可以雇人到家里来做活了,到时候家里的家务都分担出去。</p>

顾暖年纪小,要和小闺女一起念书学礼,把自身能力内涵提高。</p>

现在家务事太占时间精力,她怕小姑娘受不住,但也不敢明目上太偏袒,毕竟现在是儿媳妇了,小丫头不仅要打理自己和弟弟的还要承担老三屋子里的内务。</p>

裴玉也是自己负责宋恒的内务,洗衣服什么的都自己做,没敢让其他人沾手,冬日的时候宋老大几个倒是会尽孝心把宋恒的衣服洗了,但大多时候是帮不上忙的。</p>

古代,女主内。男主外,可不是说说,而是真的这样分工的,因为在这个生产力低的阶段,生活只有这样安排才能过的更好。</p>

像宋家的家务活就不少,光是照顾大黑的起居吃食就要费很多功夫,养鸡鸭也有很多活,养牲口是好事,但也累的很。</p>

老大老二平日里倒是能帮忙做很多活,如今老二离家学艺,做事的人少了,这活可没少。</p>

还有田地那边也要多雇人了,她想着到时候干脆把田地租出去,家里的孩子别下地了,地里的活是真的累。</p>

秋收的时候她去地头搬稻子,一天下来都累的腰酸背痛的,那还是轻松活呢。</p>

吴氏也一样要学东西,内涵学识是真的缺,往后家里换了门楣,接触的人可不再是白丁,手里没点底子,就会平白矮别人一头,到时候吴氏肯定会被打击到。</p>

想了想裴玉觉得自己没法子偷懒轻松了,起身去了书房,赶紧写计划书去了。</p>

裴玉拿着计划书,督促家里的女眷开始学习。宋恒那边已经报好了春试,不仅宋恒报考了,家里报考了三个。</p>

因为宋恒要从童生开始重新考,虽然原身有考上童生,但新朝规定,前朝举人以下的功名不作数了,所以按律还是白丁,要重头考。</p>

因此,宋恒直接把宋老大和宋明智都算上了,日后都要考的,不如一起。</p>

宋明智表示很淡定,本来许先生也打算明年让他报考的,他对这套流程也熟悉,一点都不慌。</p>

宋老大就不淡定,刚知道自己也报试了,整个人都是懵比的。可他不敢反抗啊,只能任由亲爹拿捏。</p>

放下课业种地四五年了,突然爹又告诉他,要去考科举,这不是吓人吗?!</p>

此后宋明孝每天跟着宋恒读书,旁边还跟着一脸轻松的宋明智,一看,自己垫底,没希望翻盘的那种,心塞啊。</p>

宋明智每回看到大哥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都偷笑,大哥的底子挺好的,考童生是没问题的。</p>

可惜大哥自己不知道,唉,他就不透露了,这样考下来才有惊喜嘛。</p>

吴氏看到公爹走出书房,立马去端炖好的鸡汤过来。书房有张小方桌,专门放茶水的,如今“课间休息”的时候,还放鸡汤。</p>

“芳娘,辛苦了。”宋明孝看到妻子进来,立马起身。</p>

吴氏放下托盘,殷切无比的让丈夫坐下:“不辛苦,我就炖个汤,鸡是三弟一早杀好的,娘说了,让你和四弟好好补补,读书别累着身体。”</p>

嗯,原本还有公爹的份,但公爹早上说了,今天不吃,不让做他那份。</p>

宋明孝看了看鸡汤,又看了看妻子,只能沉默。</p>

宋明智这会也坐过来了,少年很迅速的把鸡肉都舀给了哥哥,然后咕噜噜的把鸡汤一碗干了。</p>

空碗落下的时候还在桌面晃了几圈,少年一套动作实在敏捷迅速,几乎眨眼间就完成了。</p>

宋明孝看着碗,又看着已经起身完成任务的弟弟,勺子当啷一声掉碗里了。</p>

“怎么了?味道不好?”吴氏听到声,转头看了过来,只见丈夫碗里的肉变多了,忍不住捂嘴笑了笑。</p>

宋明孝有苦难言,干巴巴的开口:“没拿稳,我还没喝。”</p>

吴氏懂的,很善解人意的出去了。丈夫要吃的量一碗变两碗,有的磨。</p>

至于宋明智不吃鸡肉的事情,她是不会戳破的,小叔子不吃,给自己男人补了,没亏。</p>

主要吧,她懂那种吃腻味的感觉,特别理解。每日一碗鸡汤,虽然不多,但连续十几日了,是个人都得腻。</p>

裴玉也知道会吃腻,但没办法,家里就这条件。他们家三天杀一只鸡,大半鸡肉都留着给父子三个炖汤。(冬天还下雪)</p>

其他人也没意见,毕竟鸡肉在他们眼里已经不稀罕了,鸡汤泡饭,配着咸菜,美味!</p>

吴氏回身看了眼书房,眸子亮晶晶的,她当时听到丈夫要去科举的时候非常惊喜。</p>

这要是考上了,她就真的是读书人的媳妇了,往后还有可能是秀才娘子,那日子,想想就有盼头!她还以为要等儿子长大呢,没想到提前了。</p>

时间悄然而逝,三月初六这天,宋家的骡车上了官道,父子三人出发了。</p>

裴玉和其它人都没跟着,因为宋恒不让。</p>

去县里要住两三天的,客栈条件不好,他不想让媳妇跟去受苦,何况都在考场里,家里人去了也没什么用,跟着干着急罢了。</p>

裴玉是很想跟去的,不仅是担心,还好奇,这可是科举呀!</p>

可宋恒说县试简单,有把握三人都过,还说她去了老大会压力更大。她一听就没敢坚持,她跟去了,宋老大真的会压力更大。</p>

这两天宋老大都不会笑了,一脸都是凝重,书本是真的不离手,连宗哥儿都不抱了,明显临考压力骤增。</p>

童生试分县试和府试两场,前朝时候是只有县试的,末期的朝廷连官职都能买卖,科举舞弊也屡见不鲜。</p>

因此新朝立下的科举制度就完善了很多,想作弊那得真头铁,不怕砍才行。</p>

骡子哒哒的跑,临近傍晚才到县城,城门口的守卫检查了三人的“公验”(古代身份证,参考宋。)还查看了骡子的凭证。</p>

嗯,大黑也是有身份的。</p>

检查无误后,交了六文铜,人均一文,骡子入城要三文。</p>

这费用不算贵,骡子之类的牲口关系到城市管理方面,自然收的多。有坐骑的人家一般也不差几文钱。</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