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上山收获(1 / 2)

加入书签

 <ins></ins>

宋景仁得到爷爷赞赏的眼神,立马挺了挺胸脯,带着一股小傲娇牵着弟弟们回房了。</p>

爷爷要谈正事了,可不能和弟弟们再玩闹了,吵着大人办正事可不行。</p>

年纪小的几个娃瞅了瞅两个年纪大点的哥哥,见宋景博和宋景信没有抗议的意思,立马乖乖的跟着走了。</p>

这两男娃是另外两房的长子,男孩子这时候本是调皮的年纪,却被大堂哥拿捏的死死的。</p>

为啥呢,因为他们家大哥会念书不说,还爱念书,那念念叨叨的一堆道理能把他们念死叨晕乎的,还是乖乖听话的好,不然以后都别想好好玩了。</p>

嗯,还很可能吃一顿亲爹亲娘亲手做的竹笋炒肉。</p>

宋长渊有三儿一女,都成家了,如今孙子辈的有四个男娃、五个女娃算是人丁兴旺的。</p>

刘氏族长心里有气,特地慢悠悠的在村中晃悠了一圈,听了一堆“爷爷”才往宋长渊家里去。</p>

老头拄着拐刚到人院门口,就看到宋长渊笑呵呵的送张氏族长出来。</p>

张氏族长也面带喜色,显然两人相谈甚欢。</p>

刘氏族长这会有点慌了,顿时后悔自己不该这么晚来,至少也要在场,听听两人说了什么呀!</p>

这下可好,两人明显谈好了,要是往后宋氏和张氏联手打压刘氏?</p>

这一想,刘老头手里的拐顿时下陷了一分。</p>

“刘族长,您老这也是为了地瓜藤的事来的?”没等刘老头缓过来,宋长渊已经走了上来,半扶着他进院笑问道。</p>

刘老头面色一顿,干笑着回道:“是啊,这村里谁不知道这地瓜是个好粮食,你们宋氏种出这地瓜可有大功德咯。”</p>

张氏族长刚走出不远,听到这话,脚步立马加快了。</p>

宋长渊笑扶着他坐下:“您老这话说的,什么功德不功德,不过野菜罢了,山上随处可见的东西。也就是明孝明义那两孩子孝顺,这才花心思瞎捣鼓了一番。”</p>

宋长渊也没等刘老头接话,噼里啪啦的直接把重点全说了。“您老呀,可别把两孩子夸多了,年轻人经不住夸。</p>

对咯,明儿我们宋氏嫡族的去后山岭寻藤,张氏那面也说好了一起去,您看看你们刘氏族里要不要同我们一起?后山岭山大林深的,还是结伴的好。”</p>

他虽然因为二赖算计他小闺女的事情对刘氏看不上,但大事上还是不会特意针对刘氏的,毕竟一个村里的,该带着的时候他不会把人家落下。</p>

再说这地瓜的事情村里都晓得的,就是这回不带他们,难道刘氏的人自己就上不了山,找不到地瓜了?地瓜藤是少见,又不是没人认得,着实没必要。</p>

刘老头一听这话,什么念头都没了,赶紧应下:“同去!同去!明日什么时辰出发?我回去通知好了族人,保准能齐。”</p>

刘老头这人爱面子是爱面子,却算不上糊涂,种了一辈子粮食的人,知道地瓜有多重要,这会心里一点小心思都没有了。</p>

当然,他虽然应的快,但心里已经绕了十八道弯了。跟着宋氏虽好,却也要让利不少,可这利,不让不行啊。</p>

他们刘氏族人最少,又是农忙的时候,真抽不出多少人手,上后山岭,马虎不得。</p>

宋长渊道:“明早寅时三刻,咱们吃过早食就上山,嘱咐族人带上干粮和水,后山岭远又深,不近天黑咱们不回来。”</p>

刘老头连连点头:“行行!明早准到!我这就去通知!”说完这话,小老头提溜着拐杖,脚步飞快的出了宋家往最近的刘氏族人家走去。</p>

这会是一点暮色老人慢悠悠的样子都没有了,健步如飞都不为过。</p>

宋长渊看着小老头的身影还担心的站在门口看了好一会,等看不到了才摇头失笑回身,坐回了竹椅上。</p>

第二天一早,裴玉看着大儿子背着筐出门,想起自己存起来的地瓜了。</p>

想着等宋明孝空闲了就带着一家人把外面地头都种上地瓜,宅基地外面好大一片山地都规划过了的,就等着今年种地瓜用呢。</p>

她前面一听宋族长的来意,立马就想起地瓜了,去地窖看了一眼,好多都发芽了,真能种的。</p>

年前想着留种,冬天都没吃地瓜,足足有三大筐的。</p>

三大筐的量看着好像挺多,但分一分真没多少,裴家那面怎么也要送一筐过去,不然五个兄长不够分的。</p>

吴家那多少也得装半筐,这面倒不是不用考虑人家够不够分的问题,数量上不小气就行。</p>

想到这,裴玉立马去地窖,给装了一大筐起来,想着一会就给裴家送去。</p>

吴家的份量她也装了起来,等老大回来了再去送,女婿半个儿,该表现的时候就得使劲表现,不然岳家能对你揣心窝子热乎几年呢。</p>

想到村里三族这会应该都集合了,裴玉默默的叹了口气,可惜裴家不好参加上山的活动,不然还能多得点种子。</p>

毕竟是外村的,排外这种情绪是非常普遍的,何况现在地瓜藤明显不够分,能少点麻烦还是尽量避免吧。</p>

寅时三刻一到,村口集结了几十个村民,三氏族长一人提溜一个铜锣,带着乌泱泱的族人就往山上冲,那气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要上山打劫土匪窝呢。</p>

宋长渊和张氏族长倒是还好,四十出头的年纪还算壮年,刘氏族长要跟着去可真是让大家吓得够呛。</p>

这老头身体硬朗是真的,还能下地干活也是真的,可去山上也真挺让人担心的。</p>

可刘老头是倔脾气,板着脸硬气着呢,不听劝。</p>

宋明孝跟在宋族长身边,身后背着一个大筐,里面有干粮和水,手上拎着刚磨过的柴刀。</p>

不止宋明孝,几乎所有人都带了“兵器”,全是镰刀、柴刀,一点都不含糊,这时候还算农忙,来的却都是壮劳力,可见村民对地瓜有多重视了。</p>

幸好这会不是秋收,镰刀之类的空闲着呢,所以才能人手一把。</p>

一般农户家里也就一把镰刀罢了,秋收的时候镰刀都是集资的,几户人家合在一起,轮流着使唤。像宋家秋收的时候,裴家就带了三把镰刀过来。</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