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麻烦大了(2 / 2)

加入书签

昨晚在炼丹坊他为了速战速决,采取硬碰硬的方式直接干倒那两位天醒者,身上脸上的烧伤只是表面,实际上还受了内伤。

之后他又亲自起出三个炉鼎中的丹药,着实耗费了一番精力。

现在他又困又乏只想好好睡一觉,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叫醒他。

至于杨洄和武惠妃,说实话高莽真没想那么多,人家都欺负上门了他能不出手?

当然他也能理解玉真公主,毕竟公主出身皇室,想问题肯定会深远一些,复杂一些。

而且他能感觉到,玉真公主确实很关心他,否则不至于操那么多心。

不过玉真公主即便考虑得再周密,分析得再有条理,终究无法看清楚历史的走向。

如果历史的车轮没有改变轨迹的话,两年以后,武惠妃成功干翻了太子李瑛,自己却也搭上了性命。

至于她一心想要扶持起来的儿子李琩,呵呵,太子的位置没够着,老婆却被他爹给抢了。

李三啊李三,儿媳妇儿你也能下得去手!

躺在床上的高莽满脑子跑着八卦,最后在华清池的氤氲水雾中,在马嵬坡的漫天尘土中,在长生殿的缭绕烟火中坠入了梦乡。

高莽呼呼大睡之时,东都洛阳的紫宸殿,大唐的公务员们也已经走完了朝会仪式,开始讨论国事。

玄宗时期的朝廷朝会,分为外朝,中朝和内朝,简单说就是年会,月会、日会。

年会一年一次,时间在冬至元旦,到时候九品以上的官员,各州刺史、都督,还有外地番主、国外使节都要参加,所以称之为大朝会。

月会是每月朔望也就是初一和十五举行,京都九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朔望日的朝会很隆重正式,但因为人多往往只奏事不议事。

日会就是常朝也叫早朝,早朝的仪式没那么严格,尤其到了玄宗时期,举行朝会的场所由宣政殿改为紫宸殿,也就是便殿,日会也改成了五日一朝。

早朝的与会者通常为五品以上的官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等,大概二百来人。

文武百官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分别从东门、西门进入大殿,夹阶校尉点名、唱名,负责会议记录的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对立于殿前左右,宰相居于香案前,文武百官按品级依次排列,一品班、二品班,……,从五品班。

到了卯正二刻也就是早上六点半,皇帝升阶,起仗,下仗之后,早朝仪式结束,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一个小时。

而在仪式结束之后,才是皇帝和文武百官商讨国事的环节,皇帝为百官赐座,三位宰相坐胡床,其他人一人一个蒲团,席地而坐。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二十四司,御史台,二百多位官员构成了大唐帝国的统治中枢,无数道政令就是通过他们商议、制订、发布,传递至大唐两京十五道,六大都护府辖区,各个附属国乃至异域邦外。

协助他们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则是300多个州府,1500多个县的两万多名国家公务员。

大唐帝国的最高领袖,大唐天子李隆基,头戴翼善冠,身穿明黄常服,居高临下端坐在龙椅上,将殿下官员百态尽收眼底。

当他看到不少官员身后都背着一个大锦囊的时候,不禁撇了撇嘴角,着意看了张九龄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