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墨宝(2 / 2)

加入书签

“三郎,何事如此高兴,”宁王意气风发地走了过来,得意洋洋道,“连杀了李相三块棋,真真是过瘾!”

李林甫一脸苦相道:“宁王算路精深,我是被那小奴的声音喊得心慌,抓着棋子就往棋盘上丢,哪里还顾得上计算。”

众人不禁莞尔,李隆基大方道:“见者有份,怀柔的道茶你们也拿回去尝尝。”说罢他把高莽的道茶又是一番描述。

宁王悠然神往,忽然向着高莽道:“怀柔,既然道茶如此受推崇,不若你我二人合作,在两京开设茶庄?”

高莽惊讶看着宁王,这厮眼睛真毒,他真有打算开设茶庄呢,把道茶包装为高端茶,不过现在不是聊这些的时候。

高莽呵呵傻笑,没有接这个岔。

那边书桌是现成的,内侍研好了墨,李隆基当仁不让地走到书桌前。

有唐以来,一共出过两位书法皇帝,一是唐太宗李世民,取法“二王”擅长行楷,再有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了。

李隆基也是一位书法大家,擅长隶书八分体,为弘扬书法,他在宫廷中设置了专门的书家,其中有名的如韩择木,梁升卿,贺知章及张旭等人。

只见李隆基气定神闲,毛笔蘸着浓墨,在裁剪好的宣城案纸上,写下一个“堂”字。

风雅使然,大唐上到帝王下到学子,每人腰间都挂着一方私印,李隆基当即用了印,还加盖了私人的道印。

接着是张九龄,龙飞凤舞写下一个“枝”字。

我?

李林甫见高莽让他写,先是惊讶了一下,旋即欣然应允。

然而当他得知高莽只是让他写个“一”字的时候,心情顿时不好了。

怎么着,是嫌弃我的字太丑,所以让我写个最简单的?

不高兴归不高兴,李林甫还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拿起笔来,写下一个大大的“一”字。

“一,枝,堂,”旁观的宁王喃喃自语,忽然惊讶道,“一枝堂,怀柔,你这是打算开鲜花铺子吗?”

天子李隆基也瞧出端倪,却没有宁王那么不靠谱,他微笑看着高莽:“怀柔,可是取意《南华真经》?”

见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张九龄解释道:“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李林甫夸张地哦了一声:“出自庄子的《南华真经》,逍遥游!”

众人不禁向着李林甫投以白眼,人家张九龄连原文都引用出来了,圣人之前也点明了出处,还用你多嘴?

高莽看向皇帝,脆生生道:“鹌鹑栖身不过一根树枝,鼹鼠饥渴不过喝一肚子水,一枝堂,其实是我给书斋起的名号,也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

众人纷纷点头,李隆基沉默不语,他似乎从高莽自表心意的这三个字里,咂摸出来一丝委屈。

李隆基不能确定,这三个字是高莽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司马承祯刻意设计好的,但不管怎样,内心深处,李隆基确实愧对司马承祯。

洛阳少尹梁升卿写下“厚德载物”,礼部郎中韩择木写下“天道酬勤”,御史大夫李适之写下“上善若水”,没错,三幅字,正是后世传说中的“老干体”三板斧。

皇帝起了头,众人皆以隶书八分体书写。

凑热闹的宁王也留下一坨坨的墨宝,就连高力士和陈玄礼也各写一联。

高莽眉开眼笑,这些字搁在大唐都是宝贝,还不是有钱就能请得到的,这要是挂出去,比护身符还管用呢。

高莽看向张九龄,再次请求道:“张相,我还想请你写一联,可以吗?”

张九龄愕然,旋即点点头,不可以也要可以啊,谁让你是小仙师我又拿人手短呢。

张九龄站在书案前,持笔问道:“怀柔,所写何字?”

高莽正色道:“只有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