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安抚朝堂 烧书弃杖(2 / 2)

加入书签

几个铁浮屠举着火把,将箱子点燃。

瞬时,奉天门前,黑烟滚滚。大臣们心中聚集的隐忧、惧怕,也随着这黑烟,飞走了。

真烧了?朱佑俭只是安抚百官罢了。里面的人和事,陆炫都已经记下了。

“臣公,朕自登基以来,下罪己诏五次了,朕可不想再下罪己诏了。”

说着,朱佑俭拔出了一把匕首,割下了自己的一簇头发。

“陛下!”

“陛下为何如此呀!”

“刑不上大夫!何况天子!陛下,何苦哇!”

几个大臣被朱佑俭的动作吓坏了,一个皇帝,居然剪掉了自己的头发,这可比判处某个大臣凌迟更加令人惊骇。

“朕心意已决,要灭掉李自成,铲除张献忠,扫平建奴,为天下再造太平盛世。曾经,朕刚愎自用,胆怯多疑。今日朕髡发代刑,十年之内,若天下不定,朕自当献上此头,以告慰列祖列宗!”

听到朱佑俭评价自己是刚愎自用,胆怯多疑,所有的大臣抬起头,睁着眼看着这位皇帝。

这个皇帝不是从来都是觉得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吗?怎么今天这么批评自己?以三千铁浮屠大破大顺军二十万,重现李卫公三千铁骑破突厥于阴山的功业,同时,敢于向大臣下屠刀,杀伐果决,这还是之前的那个皇帝吗?

今天这个朱佑俭的所作所为,让所有的大臣惊诧不已。

“陛下,这城外还有受伤的数百俘虏,如何处置。”

此时,站班队伍中,一个五十多岁中年人站了出来。

朱佑俭的记忆中,此人就是丁启睿,这个家伙有些才干,但不善军务。之前,因为剿贼不利,被罢职,此时,正在京师。

“丁爱卿,你有何见解?”

“陛下,臣在河南剿贼之时,深知大战之后,必有大疫。若不尽快处理,只怕京城内,瘟病肆虐。不如将尸体收集一处,然后用大火焚烧,或是加入石灰进行掩埋。总之,应尽快处理。”

朱佑俭看着丁启睿,觉得这个家伙还有些见识。

“好,这样,丁爱卿,你负责此事吧。不过,我要你将这些尸体掩埋。但那些尸体的头砍下来,筑成京观,三日后,以火焚尽。”

听朱佑俭的处理方案,大臣们以惊恐的眼神,互相望了一眼。

“众位爱卿,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听到朱佑俭的问话,底下的大臣各个都地下了头,不言不语。

“哈哈,诸位是对自己的意见没有信心,还是对朕没有信心呀?这样,朕现在就下一道圣旨,从今天起,除谋逆之外,我大明不再刑戮士大夫,取消梃杖,上书言事者无罪,如此可好?”

大臣一阵议论,他们惊讶于皇帝居然取消了梃杖。

这梃杖可谓是明朝皇帝独有的发明。大臣在朝堂上与皇帝一言不合,皇帝就会直接命令太监,将其拖到午门外,脱了裤子,按在地上,用大棍子一顿打。

这里面学问很大,官员挨打的时候,监刑人两脚脚尖打开,受刑人还会有活的希望。若是两脚夹紧,受刑人立毙杖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