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豪格陷计 忽悠建功(2 / 2)

加入书签

几人安排好之后,索尼慢慢说道:“摄政王,这何洛会所言,可有依据?”

这多尔衮早有准备,从怀中拿出一个小本子。

“这里所记的,都是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肃亲王所说的不敬之语。这肃亲王从来都是直接称呼陛下的讳,这些话,不仅是何洛会听到过,俄莫克图、大臣扬善等也都听过。不信的话,可以审讯他们。”

“鳌拜都统,请你把所有的相关人员抓起来,严格审讯。”

“是!”

鳌拜从多尔衮那里接过了小本子,转身下殿。

多尔衮喝了一口茶,气定神闲地说道:“既然肃亲王现在不方便,那这范文程交换豫亲王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几位大人什么意见?”

“我同意摄政王的意思。”

“我也同意摄政王的意见。”

“附议。”

“.”

秘殿之中,够得上辅助资格的大臣、王爷,全都同意了多尔衮的意见。

见无人再反对,多尔衮说道:“既然诸公全都同意我的意见,那我现在就去向万岁禀报此事。”

说是向那小顺治禀报,还不如是多尔衮去后宫向孝庄禀报。

大家都知道这个意思,只是心照不宣。多尔衮多次出入内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只不过是因为照顾大清的颜面,所有人都当是多尔衮向福临汇报。

这里边可以解读和猜想的空间实在太大了,而多尔衮毫不避讳,也成为人们诟病他的地方。虽然多铎也劝过他不要进入内庭,可多尔衮回答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去,有人造谣,不去,一样有人造谣。

多铎听多尔衮这么说也有道理,于是也就不再劝了。

当天晚上,多尔衮叫来了沈德刚,和他说了同意将范文程送回大明的结果。

沈德刚当然是一阵马屁,夸多尔衮审时度势,定能率领清廷与大明和平相处,并且许诺,倘若回到大明,定启奏朝廷,开设边贸,两族互惠互利,共享世代太平云云。

多尔衮对此居然还是相信了,可他并不知道朱佑俭的心思。

北京,文渊阁内,朱佑俭一边喝茶,一边看沈德刚的信,不仅心中暗笑。这个大忽悠,还真是把自己忽悠住了。这大清朝廷与大明和睦相处,怎么可能?这把脖子上的剑,朱佑俭一定要处理的。他可以给福临一个虚名,可让着辽东成为女真人的天下,这让他绝对不能接受。

当然,豪格的事情沈德刚是不知道的,他的信中也没有提及此事。可是,朱佑俭前世可是个研究历史的人,豪格与多尔衮的矛盾一直存在,爆发也正是在这一年。

朱佑俭想到,可以利用两人的矛盾做些文章。

第二天一早,军机处会议上,朱佑俭把此事和大臣们商量了一下。对于一些交接的细节进行了讨论,大家都认为可以在山海关处交接。

选择山海关,还是因为此地比较方便。虽然关寿建议,等到人员交换之时,铁浮屠拐子马出击,将多铎再次追回来,或者直接杀掉。

可是那侯恂就有不同看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