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英雄气短 儿女情长(2 / 2)

加入书签

听郑福松这么说,袁承志干咳了两声,提示郑公子注意。

听到袁承志的咳嗽声,郑福松也觉得有些失礼。不过,阿九好像没有计较,说道。

“去南方呀,这可能有点远,要是父……哦,是父亲知道了,一定要骂死我的。承志哥哥,我随你回北京吧。”

说完,托着下巴,对着袁承志露出了微笑,眼睛也眯成一条缝,着实可爱。

郑福松心中淌血,还是花花的那种。但也没有办法,他是多希望这姑娘能够对他笑逐颜开呀。

郑福松把心一横,说道:“袁兄,我想,既然家父说要我师从钱谦益先生,虽然不能真的去学习,但这拜师礼还是要行的。这样,我随两位一起进京,如何?”

听郑福松这么说,袁承志愣在当场,阿九也露出了不可思议的深情,而郑福松的母亲,则是持反对意见。

这也并不意外,崇祯是大明江山的皇帝,而郑芝龙则是这大明海上的王。现在,郑芝龙手下的大小船舶,足有四千多艘,手下士兵将近二十万。这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威胁。

只不过因为郑芝龙还是以大明为祖国,保着江南五省的海岸线,朝廷又施安抚政策,这才算是让这个海盗头子,在表面听从朝廷的话。

若是郑福松贸然进京,朝廷把他扣住,变成人质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

可郑福松现在是为情所困,看着阿九对袁承志的眼神,自己的新都快炸开了。对于北京之行的风险,完全不在乎,颇有阿九去哪我去哪的意思。没办法,郑福松的母亲只能劝说他,让他多带些人,以备不测。

于是乎,返回天津卫之后,郑福松带上了三十个亲卫,随着袁承志和阿九来到了北京。

快马加鞭,只半日,一行人进了京城,安排好住所,袁承志便先来到了钱谦益的府内。将这半个多月的遭遇说完,钱谦益觉察到,需要立刻向皇帝说明情况,尤其是郑福松入京的事情,必须马上报告!

两人入了宫,朱佑俭此时正在文渊阁处理公务。

“陛下,钱谦益带着袁承志进宫,说有要是禀告。”王承恩轻声说道。

“宣。”

“是,钱谦益、袁承志觐见。”

两人从门外走进,叩拜朱佑俭。一阵礼数之后,朱佑俭赐座二人。袁承志将路上所发生的事情,又和朱佑俭说了一遍。

“陛下,这是白莲教的俘虏所说的口供,您看一看。”

袁承志送上一张纸,王晨恩接过这纸后,将其递给了朱佑俭。

这口供上说了大概有三件事,第一件,这是十五船中,最后一船的兵器火药;第二件,白莲教已经准备好响应,只等关外动手,山东、河北以及整个南直隶,也将起事;最后一件,就是等清军进入之后,立白莲教为国教,册封徐鸿儒为大国师。

等钱谦益看完口供之后,惊讶地说:“这徐鸿儒不是已经死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