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忠勇武将 何以颓丧(2 / 2)

加入书签

现在这四镇,现在总兵高杰已经死了,而总兵黄得功又是非常忠于大明的。因此,就剩下刘泽清和刘良佐了。

突然,朱佑俭好像明白了什么,抬起头,看向了释衍。没等朱佑俭说话,释衍和尚先开口了。

“陛下,这帮人是淮安的江贼,他们要找的,自然是他刘泽清的。这刘泽清,看似做事谨慎小心,可实际就是掩耳盗铃,愚蠢之极呀,哈哈。”

说完,释衍和尚便哈哈大笑起来。朱佑俭自然也是开心地笑着,一边笑还一边说。

“哈哈!大师呀,这江北四镇的四名总兵,其实都是很能打的。就说这刘泽清,朕记得,自崇祯三年,他在直隶北部,抗击后金,还是很不错的。”

“之后,他还顺运河,救援京师。为此,朕还封了他左都督。可是为什么,现在却变得如此只惦记着升官发财,而忘了之前,在战场上的雄心壮志呢?”

说到后面,朱佑俭有些叹息。

确实,这四镇之中,要说能打,都挺能打的。不仅是这四镇,原来的左良玉,打起仗来,那也是胜多负少。可后来,临战之前,畏手畏脚。甚至会被李自成,张献忠无视。

释衍和尚眼睛微闭,说道:“陛下,这个问题,你若问贫僧,可就不对了。这些问题,是武将的事,武将的事自然要问武将。”

朱佑俭见释衍和尚打马虎眼,心中虽不爽,但也不想追问。因为这个释衍太厉害,他不想回答的问题,怎么问也是问不出来的。

“不过,”释衍和尚突然口气一转,好像是要说些什么似的。

“要说大明一朝,武将最多,最厉害的时期,还是要数太祖。徐达、蓝玉、常遇春、李文忠,等等,都是当世,乃至历史上名将。这些人比起李靖、李勣,也是不遑多让。”

“大师,”朱佑俭好像明白这话的意思,说道:“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朕应该学习太祖,做一个能打仗的皇帝?”

释衍和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陛下难道要学朱厚照?或者,也想来一个土木堡之变吗?”

这朱厚照,就是明武宗,正德皇帝。这个家伙,一生胡闹,把打仗当成儿戏。

尤其是他当年出关,与蒙古可汗小王子的应州之战,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诡异”的一战。

要说多诡异,简而言之,就是此战打了好几天战斗,双方投入兵力达十几万人。可最终结果是,蒙古军阵亡16人,明军阵亡52人。如此数据,堪称诡异。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位正德皇帝,在庆功宴上居然说,他在战场上还杀了一个蒙古将领。也就是说,死的十六个蒙古兵将中,就有一个,“幸运”地被正德皇帝所斩杀。

如此荒唐的皇帝,就连释衍都有些看不下去,当着朱佑俭的面,直呼了他祖上的名讳。

而土木堡之战,更是大明的耻辱。由于宦官王振想拍皇帝的马匹,再加刚登基的明英宗,一登基,就想为自己证明点什么。于是,在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准备之下出兵草原。

最后,二十万将士,埋骨沙场。几十年之后,土木堡附近,还有人可以捡到盾牌、火铳之类的装备,且数量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