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第一丘八 转变态度(2 / 2)

加入书签

朱佑俭听了于保的话,真是觉得召唤于谦是个正确的选择。有了于保,很多军政方面的事情,都可以解决。

不过,当于保提到闯逆荼毒中原、关中以及北直隶的时候,朱佑俭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湖广填四川。

现在的四川,张献忠还在夔州附近转悠。虽然他身后,有秦良玉在伺机行动,可这个凶顽毫不在乎。

这个张献忠,本不想理他,可他却是阴魂不散!

朱佑俭觉得,不能让这个家伙进入成都平原。

即便是真的挡不住,让这位大西王进了成都,也要尽快解决掉他。就算是解决不掉,也必须让他滚出四川。

否者,这天府之国,真要是被他祸害了,四川有可能几十年缓不过来。

朱佑俭道:“嗯,于爱卿之言,正和寡人之意!好,钱爱卿,你让户部将河南、湖北、以及北直隶的土地重新安排一下。朕估计,安排出一百万亩的更名田,应该没问题。如果没有,就将没有土地人便入军户,去九边军屯。”

钱谦益起身道:“遵旨。”

朱佑俭点点头,又道:“这样,于爱卿,你拟一道疏,就以兵部的意见,将此安置计划告知左良玉。还有,刘泽清、刘良佐的的士兵,就让他们戴罪去耕田。”

于保听了,说道:“遵旨。”

就这样,兵部的公文到了左良玉处,同时,侯恂也给左良玉送来一封信。

信中大概意思,就是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到了。

虽然有些不舍,可经过自己儿子左梦庚的闹腾,左良玉在鬼门关转了一圈之后,左良玉对生死有了新的态度,性格也有些变化。

财富、兵权、荣耀,这些东西在他昏迷之时没有帮助他。反倒是女儿的呼唤,让他在黑暗中,找到了回来的路。

自己的儿子,左梦庚,不就是为了这些东西,迷失的吗?

不能让因为自己对于财富、兵权、荣耀的追求,产生灾祸。更不能让这些灾祸,连累到女儿。

于是,左良玉同意,将部队进行部分裁撤。

其中,最精锐的一部,交给左羡梅。左良玉自己带一部分人马,回到了武昌,也就是皇帝承诺给他的封地。

另外,对一部分人马进行了遣散。

遣散过程很平稳,那些不愿打仗的士兵,得知家乡在分土地,便拿着遣散银两,离开了军营。

半月后,八十万守军囤聚的襄阳,便只剩下一万士兵留守外。

第二天,朱佑俭在凤阳召开朝会。

朝会之上,刘良佐及亲信,被押了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