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苍龙顺天 蛟龙应天(2 / 2)

加入书签

尤其是宝船的船厂,就是在永乐年间,生产郑和宝船的原址。稍稍清理一下,便可以使用了。

三艘宝船,拆解一艘。一边拆解,一边将船内部结构绘成图。另外在把船上好的材料,零部件替换放的另外两艘船上。

不仅如此,汤若望还根据欧洲战列舰的模式,对船体进行了改装。之前的宝船可没有炮舱,现在,每艘船要安装一百一十门大炮。

同时,朱佑俭提出了,在船体上安装铁板的建议。

只不过,一来就船体太大,二来,一时间制造这么大的铁板,也是需要时间和材料。

这宝船到底有多大?

其实,并非是“四十四丈”长(120多米),而是六十米左右。之所以有如此差距,朱佑俭当然也知道,这里不再累述。

简而言之,那就是中国的史书,对于工程、机械方面的记载,出入很大,只能通过现代的考古资料进行佐证。

虽然这真实的宝船要缩水很多,但在这个时代,六十多米长,上百门的火炮,而且是“高科技”火炮。

让这两艘宝船成为了海上巨无霸。

阿九笑着对朱佑俭说道:“父皇,既然你都给这枪起名字了,那你也给这两艘船起个名字吧。”

朱佑俭看向阿九,问道:“你有什么建议想法?”

阿九摇头。

朱佑俭知道这个丫头,是有意哄自己开心。因此,也不多推辞。

“嗯,这两艘宝船,以后就是你的双旗舰。一艘称为顺天号,另外一艘,就叫应天号吧。”

听到朱佑俭给两船起得名字,阿九等众人也都明白了朱佑俭给船起名的深刻用以。

“父皇,你是让我们在海上的时候,不忘大明家乡,是吧?”

朱佑俭笑着点头。

阿九说道:“请父皇放心,以后我们大明皇家水师的战舰,全部以大明的地方名,为船名。让大家可以永远记得,家在何处。”

朱佑俭笑着,看着阿九,说道:“好丫头!长大了。”

看着父皇如此慈祥,阿九自然不会放过如此的好机会。

“父皇,那这袁承志,什么时候来应天?”

朱佑俭道:“等卢象观到了洛阳,朕就把袁承志调回来。”

听到朱佑俭这么说,阿九心中好似有千朵桃花开放一般,美得很。

之后的一个月,整个船厂都是亮如白昼,上千工匠夜以继日地工作。

同时,科技局的人们也是三班倒,时刻监督宝船的改造,以及枪炮的制造。

一个月之后,两艘宝船大致造好了。而此时,江南之地又发生了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

原来,是在九月的中下旬,沈亿双开始收割浙薯了。

这个浙薯,就是甘薯,只不过是沈亿双搞得小把戏,想让天下人知道,这甘薯只在浙江。

可他没想到,自从朱佑俭下令,为陈振龙建祠纪念之后,这天下人都已经知道了,这甘薯的来源是福建。

不过,这也没有太影响沈亿双所制造出的浙薯效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