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后位(2 / 2)

加入书签

“是吗?”小姑娘立刻惊喜地眼眸一弯,略带狡黠道,“因为太傅和先生都常教导‘不可失礼于人前’,更何况是柳大家这样的人物。”

平日在宣帝和宜乐这些熟悉的人面前,她当然可以不顾其他,孩子气些也无妨。但在人前,知漪还是十分守礼的,也会记着不能失了该有的仪态,要知道这些可是徐嬷嬷在南巡前连着唠叨了十多日的话。

不能亲自随小主子南巡,徐嬷嬷心中自然十分担忧。不仅给知漪本人做足了功课,怜香惜玉二人更是被她耳提面命地叮嘱了许久,生怕小主子南巡一趟会被他们皇上纵容宠溺得不成样子。

小姑娘说完还是有些小担忧,前后扫视自身,“怜香,我今日真的没有不妥之处吗?”

“真的没有。”惜玉轻笑,伺候着她净手,“姑娘今日的模样若是让太后娘娘看到了,也要夸赞的。”

知漪这才展露欢颜,眸中的星光几乎将大步而来的宣帝晃住。

“皇上——”一早瞟见他的身影,知漪欢声奔去,在身前停住,仰起小脸,“皇上好准时。”

“朕何时失言过?”宣帝含笑反问,见她十指泛着微红,心中了然,“可还喜欢下午的安排?”

“喜欢。”知漪点点小脑袋,随着他步伐前行,“柳大家指点了我许多,还教了我一个小诀窍。等来日再去先生那儿学琴,说不定还可以用这招难住先生。”

宣帝最爱她这鲜活生动的模样,被小姑娘挽住臂弯,认真倾听着知漪的一言一句,偶尔点头示意,只在听到同名一事时不由挑眉。

“皇上,‘知漪’二字很普遍吗?”小姑娘仰头问他,脸上有几分郁闷。

“当然不是。”宣帝声中含笑,“是朕疏忽了一件事。”

“什么事?”知漪茫然望去。

这件事,当然就是关于今日柳音所说的慕姓老友了。若非因为今日这一着,恐怕宣帝还真的想不起来,小姑娘的祖父祖母如今正在江南一带颐养天年。

知漪祖父原先为殿阁大学士,主三届科考,同时也曾主修撰过《彤林文史》一书,桃李满天下,建树颇多。当初慕侍郎能一路升迁顺遂,且人缘颇佳,其中慕大学士的作用不小。

可惜慕大学士不恋权势,年纪一到便致仕还乡,带着慕老夫人到江南一带休养,听说慕老夫人有宿疾,唯有在这温柔水乡之中才好将养。一去多年,慕大学士一次也没回过京城,加上自知漪四岁后便没让她回过慕府,宣帝差点就要忘了她还有这么一位祖父。

今日还有大臣隐约提起过知漪的身份问题,话中有几项提议。

这些臣子好歹跟了宣帝近十年,他的心思多少看得出几分,知道自家皇上应该是有要把这位慕家的姑娘立后的想法,便各个方面都思忖了良久。从年纪上来看,确实不大配,但若有慧觉大师出面,加上他的那番“凤女”之言,还有上次芦花村解毒一事的功劳,这是不成问题的;从身份上,知漪的生父慕连秋为工部二品侍郎,这官位说出去是挺大,但在王侯多如狗的京城,着实不大够看,那么多太傅大学士府上都对后位虎视眈眈,突然降来一个二品侍郎之女,光有个批言肯定是止不住风言风语。

要身份上压得住配得上这后位,这些人的提议自然是让宣帝给慕连秋升官。可惜宣帝着实不大看得上慕连秋,此人才华是有,但从齐家一事来看心性欠佳,更何况因他的糊涂疏忽还差点让知漪没命,无论于公于私,宣帝都不想提拔此人。

宣帝心中早就将知漪同慕府分割开来,带了这么久,早就习惯将小姑娘看作自己所属,忽然因立后一事要重新牵扯上慕连秋,他也略有不适。

此次因知漪的几句话想到慕大学士,宣帝不可谓不惊喜,面上不露分毫,暗下却已经思绪暗涌。

因为最重要的是,慕大学士的祖籍好像就是在这榆城。

“皇上到底想到什么事了?”知漪鼓起腮帮,看着宣帝沉思的脸庞。

两人已经回到屋内,宣帝一拎便将人提到了腿上,眉眼闲适,“知漪可知道,自己的名字是何人所取?”

“不是……爹爹吗?”知漪有些别扭地说出这个称呼,这个称号于她来说太陌生了。

宣帝轻笑摇头,“并不是。”

知漪歪头,“那还会有谁?”

“是你的祖父。”宣帝随意往椅背一靠,任知漪把玩着自己手掌,这事还是太后说与他听的。知漪的名字确实不是慕连秋所取,是慕大学士临下江南前留下了两名,赠与嫡孙和嫡孙女。

“祖父……”知漪念着这更为陌生的称呼,她在京城中有外祖父外祖母,这几年也有点亲近,但还是比不得太后和皇上。至于这祖父母,似乎听都没听说过。

想到那模糊记忆中的爹娘,小姑娘下意识对这从未见过的祖父母生出了抵触,别过小脸,低低应了一声。

察觉到她的情绪,宣帝敛了笑意,轻轻揉了揉面前低垂的脑袋,“慕老夫人身有宿疾,行动不便,想必你祖父才多年未回过京城。”

“那也从未有过来信……”小姑娘小声不满嘀咕。

宣帝一哂,“若有来信,也是去慕府,自然不会是往皇宫。”

知漪想了想,好像的确是这样……

“那皇上为什么会突然提到知漪的祖父?”

那些立后遇到的诸多问题宣帝当然不会在此时同小姑娘说,只微笑道:“若朕说,知漪的祖父母应该便在这榆城中,知漪可想去见见他们?”

知漪顿时呆住,无意识眨了眨眼,仿佛没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半天才犹豫道:“真的要……要去看吗?”

她双手还握着宣帝手掌,戳弄两下,声音如蚊呐般,“还是不用了吧。”

在小姑娘心中,亲人的范围几乎就没包括过本该是最亲密的慕府。忽略心底那小小的渴求,她还是有些胆怯地选择了拒绝。

宣帝沉默片刻,知道是自己有些操之过急。幼年时对慕连秋的印象虽然只有那么一次,但已经在小姑娘心中留下了阴影,陡然要她去接受这么一个祖父,的确太过突然了。

“好,不去便不去。”宣帝轻扬唇角,“今夜榆城有花灯会,可想去看?”

“花灯。”知漪回忆道,“是宜乐姐姐曾说过的那种吗?”

“是也不是。”宣帝轻点她鼓起的脸颊,“去看便知。”

知漪当然不会拒绝,刚雀跃转去房内换衣,安德福就从内侍手中接了封信匆匆递上,“皇上,是宫中来信,应该是太后娘娘的。”

前两日才来过信,第二封竟如此快。宣帝微一皱眉,撕开封蜡,于明亮灯火下快速扫阅,眉间沟壑越来越深,转动拇指玉扳指的动作也越来越快,薄唇紧抿,周身冰冷的气息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信中太后语调虽然平缓,但所叙的事情却能让人心惊肉跳。京中慕府不知又发生了何事,面上一直安稳度日的庄氏竟然闹着要自尽,死志凿凿,若非太后派去的太医医术卓绝,此时已是一缕幽魂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