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烟雨低回,望来终不来(1)(1 / 2)

加入书签

 洛王妃慢慢的放下心来,自知道李忠被李落叫去问话,本以为李落会找自己向洛儿求情,洛儿虽说是自己从娘家带出来的,但身已不洁,万万是不能再回李落身边的,还好李落懂得为人母亲的这些苦心,没有做这般错事。事情刚过,洛氏着实防备了几天,不想一连七天,李落根本不提这件事。这几日差人去寻洛儿,这丫头反到没了踪迹。第八日,按王府的规矩,李落陪父母用完晚饭,一家人要在一起闲谈,这几日淳亲王公务繁忙,在家不过吃了三四次饭,听下人说要向南边进兵,也不知道又要征讨哪里了。吃完饭,李落如往日般听着这些乏味的谈话,这些侧妃、嫔御和嫔嫱中倒也有几个兴致高雅的面显不愉,另一个奇葩倒算是萱侧妃了,萱妃身性跳脱,这般乏味的事实在不合她的胃口,今日若不是淳亲王回府,怕是吃完饭早就走了。

“楼儿,近来在读什么书?”李承烨转向李落问道。

屋里瞬时便静了下来,淳亲王时不时的会考校李落,看看李落有无长进,这可是淳亲王唯一的男嗣,将来世袭淳亲王位,一众人都盯着李落,就是这几个兴致高雅的王妃也将注意力转了过来,看看这素有才名的小王爷今日又有什么样的表现。

“回父亲大人,楼儿最近在读几本古兵书。”李落起身恭敬的答道。

“好好,”淳亲王一声长笑,“楼儿以后也要像为父这般纵横沙场,这才不枉身为我李承烨的儿子。”

“楼儿,可不许听你父亲的,以后啊就留在娘的身边,做太平官,可不能打打杀杀,为娘怎么放的下心来。”洛氏连忙说道。

“要做太平官那可是可惜了玄楼的一身功夫了。”夏妃略带醋意的说道,自己也是为淳亲王诞下一子,可惜却实女儿身,哪来的洛氏母凭子贵。

洛氏听完微微不喜,皱眉说道:

“喊打喊杀的,我看楼儿以后也不要去跟这些蛮人学武艺了,安心习文。”洛氏顿了顿,“改日便移了武场,离得王府远些。”

李落没有应声,淳亲王轻摇了下头,不予理睬,继续问道:“这兵书上写的是什么?”

“为将之道。”

“哦,”淳亲王向前倾了倾身体,来了兴趣,问道:“说说看,什么是将?”

李落想了下,说道:

“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理者,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临敌不怀生。戒者,虽克如始战。约者,法令省而不烦。受命而不辞敌,破而后言返,将之礼也。故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为将。”

“恩。”淳亲王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什么是为将之道?”

“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众,在于一人,是谓气机。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士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善行间谍,轻兵往来,分散其众,使其君臣相怨,上下相咎,是谓事机。车坚管辖,舟利橹辑,士习战陈,马闲驰逐,是谓力机。知此四者,乃可为将。然其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众,怖敌决疑,施令而下不敢犯,所在寇不敢敌。得之国强,去之国亡,是谓良将。此为为将之道。”李落侃侃而谈道。

淳亲王点了点头,说道:“楼儿,话虽不错,但这多是书上之言,要知道兵法万变,这兵书上的东西是好,但活用会用方能成为一方良将啊。”

“父亲大人,楼儿记得了。楼儿以为若想成为一方良将,兵法谋略为一,带兵治兵为二。这带兵治兵则在威、德、仁、勇四字。”李落畴定的答道。

“好,说说看。”淳亲王点点头说道。

“这带兵治兵便要做到将士齐心,行军如一,令行禁止,这才算是一支强军。”李落见父亲点头接道,“威、德、仁、勇这四字,首要便在这威上。”

“哦,楼儿说说你的见解。”淳亲王轻抿一口茶说道。

“为将,总文武,定生死。行军作战,当需令出兵行,明知必死,也需奋勇直前,若只靠德、仁、勇,而无威,人性本弱,贪生者多,一旦到了危局,恐怕会令出而兵不行,所以楼儿以为带兵治兵需以威为本,辅以德、仁、勇,才可成百胜之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