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乌寨(十五)(1 / 2)

加入书签

 在寨民沉浸在震撼与不敢置信情绪时, 赵如眉越过人群,踏上光秃山坡打量自己熬到天快亮才制成的大家伙。

为了打造这个堪比坦克的代步工具,赵如眉的A4纸花了整整四十张。

乌西晴跟乌列苏两人一前一后靠近眼前这个高约四米, 由木头打造, 神似螃蟹的庞大巨物,乌西晴绕了一圈, 眸中满是迷惑与不解。

要说这东西是道具吧?乌西晴又觉得体积未免太大了些。而且做工方面, 总给人一种随时会散架的不安全感。

但不是道具,短短一个晚上, 又是谁制作出来的?

乌西晴皱着眉头思考,忽然意识到一个让自己忽略的东西,她连忙看向神色平静淡然的少女,“姐, 昨晚你有遇上怨灵吗?我住所附近没看到,连歌谣都没有。”

“怨灵……”

乌列苏听到这话, 脑海里忽然浮现一个可能性。这些事,会不会都是怨灵干的?

这是唯一能解释得通这些树木在一夜之间全部被砍倒,甚至建造出这种大型物体的推测。

毕竟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除了乌寨的寨民, 其它或许能够派上用场的, 大概就是怨灵了。

想到这,乌列苏忍不住将目光投向少女。他没有见过少女击杀乌万欢的场面, 也不知道她究竟是如何在山神庙用言语说服这些寨民甚至跟老寨长搭上线的。

在此之前, 从少女一言一行中, 乌列苏知道她不论是实力还是计谋, 都属于顶尖。可再顶尖,至少还在人类范围,不至于超出他的认知。他会惊叹, 会受到激励,会想追上她的步伐。

但现在,乌列苏已经彻底打消了追逐的想法。

他甚至觉得坦丁死得真冤枉,但凡坦丁当时婉拒崎国玩家的请求,不与她们为伍。等第二天局势明朗,他再表表忠心,这个炼狱(红)难度副本不说绝对通过,至少也有八成通关率。

毕竟维系生存所需的燃料,乌雅弦仅花一个晚上时间就解决了。而食物方面,乌雅弦第一天下午的举止已经表明,这并不会成为阻碍她计划的难题。

即便乌雅弦不动手,在九十多个劳动力的齐心协力下,度过这十几天也不会是问题。

“总觉得接下来十多天,我们只需要烤火躺平就可以了。”乌列苏一脸感叹说。这虽然是他迄今为止经历过最轻松的生存副本,但乌列苏很清楚之所以轻松,是因为乌雅弦一个人承担了百分之九九的难度。

但凡换其他玩家来,别说跟怨灵交谈,晚上就连出个门都已经是足以夸赞的莫大勇气。

乌列苏既觉得跟着这样的队友,不用担心生命危险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很爽。但又忧虑这种安全会腐蚀他的警惕直觉与戒备,导致对以后的副本危险丧失灵敏度。

真是让人幸福的担忧。

“烤火躺平还得过几天。”

赵如眉语气随意道:“按昨天下午的安排,你们两个各带十三户人。一个人负责重新装修,把这附近的石屋缝隙全部堵起来。一个人负责把住所偏僻的寨民迁徙过来,这里的石屋需要重新分配。”

“昨晚怨灵虽没有现身,但系统提示今天已经是三级低温。再过两天,恒温道具会受到影响。这么冷的天,寨民更加难扛,防风防寒工程得尽快弄好。”

“九十多个劳动力呢,我迁徙吧,我这边只要十五个人就足够了。总共就四十二户,离得最远的往返也才一个小时,搬起来很快的。”乌西晴主动揽任务。

“我这边只能带二十八个人,大螃蟹的腹腔到时候还要装食物,容纳不了太多人。木柴整理、迁徙、石屋装修、以及接下来的集体分配,你们两个商量着弄吧。”

赵如眉没打算一个人包揽全部事务,她只指出大致方针,具体的分配与调遣,由两人商量着决策。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内外分工非常明确,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追责改正,而不至于互相推诿。

当然,以赵如眉当前的巨大贡献与话语权,两人只会打气十二分精力去完成这些任务,根本没空去考虑谁做的多,谁做得少。

“好。”

乌列苏跟乌西晴痛快点头。

在挑选劳动力时,除了必跟赵如眉的十三户主要劳动力外,剩下的十五个劳动力,都是优先挑着年轻的。乌西晴跟乌列苏各带着一批人聚在其他位置,安排着各自事务。

赵如眉把他们召集到树皮颜色的大螃蟹前,在寨民好奇目光中,指了指大螃蟹底部八个简制操控台,“这次进山,我们主要靠这个东西。”

“大姑娘,这是什么啊?”有年轻的寨民好奇问。

看着眼前这只八条腿的巨型丑螃蟹,坐人载物的蟹壳两侧还横着很威武的木头,一共六根,横穿蟹壳。

赵如眉想了下说:“这是一个很落后的机动螃蟹,主要靠人力驱动。它有很出色的抓地跟载货能力,可以在陡峭的山林里行动,面对小型灌木丛与杂草可以直推过去。”

“还可以避免蛇类跟虫豸的攻击,除了操控的人需要支付体力外,其他人可以坐在上面休息,借此保存体力。下雨天也能行动,蟹壳可以盖上防雨层。总得来说,除了较为落后与过于笨重外,它没有别的缺点。”

寨民一脸懵逼:?虽然听不懂,但是光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

观众:?等会,机动?什么机动?

[主播说的机动,是我理解的那种机甲机动吗?那不是星际里的高精端技术吗?]

[别开玩笑了,想要打造一架机甲你知道需要多少道工艺程序吗?别说这个副本,就算是主播所在的星球,想要制作出这种能够活动的大型机器,光设计图纸、配件、工具、组装之类的,怎么也不可能一个晚上弄好吧。]

[但主播做到了,还是靠自己一个人完成的。]

[所以很离谱啊,昨晚主播没点灯,我没看不见具体过程,我还是倾向于这是道具。]

[别逗了,哪有这么大的道具,承认是主播自己完成的有这么难?]

[如果你们要承认这一点,还得承认这座星球至少在设计与工艺上,有能够比肩星际的资格。]

[???恕我直言,如果没有直播间的科技资源灌溉,就是再给这座星球一千年,他们连空间跃迁的路都找不到,超越星际?真好笑!]

[比肩星际?夸张了。]

[所以我不认为这个大家伙是主播独立完成的,至少也有道具的成分在。]

[我只想知道这螃蟹真的能动吗?这腿跟关节看起来好敷衍,实木的话它怎么动啊?根本没有驱动痕迹。]

[机械动力专业不请自来,理论上这种螃蟹就是个工艺品。除非有某种无法解释的道具效果,否则理论上绝不可能动起来。]

在观众议论期间,赵如眉已经挑了八个二十来岁的寨民弯腰进入操控区。八个人正好对应螃蟹的八条腿,这螃蟹腿是很普通的单钩构造,而控制区两两成排,就是两根木头并在一起,简陋得让人落泪。

“你是一号腿,二号,三号……”赵如眉告知八人操控的螃蟹腿序号,简单讲了下原理,操控区有一根动力杆,需要动的时候,只需用双脚踩到底就行。

“让机动螃蟹正常行走的关键点主要在于配合,八条腿不能依序活动,不能快,也不能慢,配合得越好,机动螃蟹走得越快,前面有铲头,你们也不用担心被灌木刮到,只管反复踩到底。”

赵如眉说罢,见八人均已经做好准备,干脆说:“我喊口号,你们现在先熟练一下操作。”

[动力专业听不下去了,靠八个人双腿提供的动力,可以让这个至少重达两百斤的大螃蟹活动?但凡学过物理就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确实,感觉主播装过头了。]

[这是把我们当傻子糊弄啊。]

[你们这些人,再等几分钟看完能不能动在发表意见有这么难吗?这么急着丢人现眼做什么?]

[以我对老婆的了解,不是十成十可行的方案,她不会拿出来。]

[等着打脸吧你们!]

[笑死,我就直说了,动不了!就算能动一两下,也绝对撑不住半个小时!]

[你们能不能有点脑子啊?理论上这种方案就是行不通。]

[在不太科学的恐怖副本里寻求科学,本来就是某一种疾病。]

两拨观众虽然争执,但眼睛都死死盯着屏幕里的画面,都想看看这八个寨民能不能行。

赵如眉的指挥极其简单,她说一号腿动,位于一号腿的寨民脚踩动力杆,两条腿蹬得笔直。在旁观的寨民视野里,只见机动螃蟹左边第一条腿笨重地往前跨出将近一米距离。

“二号。”赵如眉紧接着说。

右边第一条腿往前。

“三号。”

左边第二条腿。

机动螃蟹接触地面的腿部是由三根手腕粗木头组成的平面三角形,它们跟腿关节的连接,仅是靠一个榫卯结构嵌合在一块,无法灵活转动。

随着八条腿全部活动一遍,大螃蟹在三十来秒时间里,走出了一米距离。

这个速度跟正常劳动力的效率相比,可谓极慢。

不过这个慢是赵如眉故意为之,毕竟这才刚上手,主要是为了让操控的寨民先适应。

连着喊了五遍后,赵如眉开始精简喊数。

喊完一轮只需十秒。

即便有个别配合不上的,至多让速度停滞,而不会让大螃蟹发生倾倒之类的事故。

“先带上工具上去,边赶路边练习。你们可以自己喊数,这更有利于培养默契。”

赵如眉第一个踩着螃蟹的腿部攀上蟹壳,从横穿的树木间隙进入高约一米五的壳内,指点道:“机动螃蟹的爬坡与稳定性很好,只要不是明显倾斜的大坡,都能跨过。”

这些寨民们虽然不懂机动螃蟹的原理,但也明白只要用力踩杆子就能让这个大螃蟹活动。

随着剩下二十位寨民各自带着粗制的柴刀、镰刀还有锄头,全部爬进长约五米宽三米的蟹壳里。赵如眉一声令下,树皮还没剥下,丑了吧唧的笨重大螃蟹在寨民哼哧哼哧的踩踏中,开始缓慢而沉稳地向前推进。

乌西晴怔怔看着大螃蟹消失的背影,忍不住抬手,用力揉了揉眼睛。

这是道具吧?

这绝对是道具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