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信之土(乙卯年)(2 / 2)

加入书签

乙、泰山武林会

秋,凉爽,奉高城,人潮拥挤。

半个月内,五湖四海,三教九流,东衣西裳,南腔北调,花魁斗艳,商贾云集,把这个往日安静的奉高小城烘托得连建康、长安那样的繁华京师都自叹不如。

本次武林会由湛卢山庄承办。比武地点设在坐落于泰山半山腰的泰安寺。一百八十个观看席座位细细地分了八个等级。每个等级通道口都放了一个标明重量的大铁石,重量从八百到两百递减。每个想要进去观看的人先在通道**了银两,举起铁石走到三丈开外的寺门前,方可进入。若中途不济,可退一半银两,还有一次选择机会。若仅能举起,则只退四分之一,任其逗留。若不能举起,非但分文不退,还勒令即刻下山。

大哥、我选四等。大嫂、徐徐、远儿选五等。进寺门后,一个沙弥领着我们笔直走过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东岳殿、梵韵堂,来到了后院。一个鸿大的“武”字即入眼帘,右边竖条幅写道“制侵止袭”,左边写道“精益求精”。院子正中立着一高五尺、方圆二十余丈擂台,四周摆满了桌椅。拿了位牌后,我们被带到西厢,供了一笔香火钱,分别入住两间上房。

歇息了一阵,一个沙弥前来带我们前去与主持慧觉一同用晚膳。膳堂内六张桌,每张桌上一盘酱牛肉、一盘酿豆腐、一盘炒青菜、一盆白米饭、五副木碗筷。

饭后,在去登临齐安塔的路上,十四岁的远儿悄悄问道:“这出家人不是不能吃肉的吗?”

大哥道:“那是大乘教的戒律。这泰安寺奉的是小乘教。小乘教是允许食用‘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己所杀’的三净肉。天监十年,笃信大乘教的萧衍召集建康僧尼立誓永断酒肉,并下诏告诫国内僧尼,犯戒者交由官府严惩。”

比武安排在明日卯时,于是大家早早睡了。

第二日早起,洗漱完毕,至后院,见大半座位已有人。坐在自己牌号椅上,拿着膳单,点了吃食。打开比武日程单,写道:

*第一日

*卯时至辰时-剑术

*巳时-暗器术

*未时至申时-刀术

*酉时-盾甲术

*第二日

*卯时至辰时-棍术

*巳时-鞭术

*未时至申时-枪术

*酉时-弓术

*第三日

*卯时至辰时-拳术

*巳时-轻功

*未时-杂术

*申时-现场票选最佳术者、下届武林会承办者,公布。

参赛名单附后,都是八大门派子弟及其举荐者。

正吃着,听得左边一胖一瘦在攀谈。瘦的道:“林兄,听说待会出场的灵凤门凤凌云是这届最佳术者大热门,山下赌坊押他的注数已达三十万,远超其他候选人。”

胖林兄道:“据说开赛前还有大注加入。上届只是小小地开了个局,圭兄,看来这湛卢山庄还真会赚钱。”

瘦圭兄道:“谁让武林会这样的盛会每五年才举办一次,人家湛卢山庄可是砸了不少银子好容易才拿到这次武林会的承办权,怎奈武林会规矩定得严,只能从此入手翻本了。”

胖林兄道:“现在灵凤门对下届的承办权势在必得,不知到时又能弄出什么花样来。”

瘦圭兄道:“哪还要弄什么别的花样,如今颜姿当道,灵凤门少主凌云公子本身就是一块大吸金石。”

胖林兄道:“上月泰山派高掌门突然辞世,临终前舍亲子而立养子高僧智。泰山派这些年排名连续滑落,若不能在这届武林会拿到高积分,今年跌出八大门派就成定局。”

瘦圭兄道:“这高僧智我倒是见过一面,与凤凌云年龄相仿,都是二十来岁,行事颇为稳重。我看看,他这次参加了四项主赛、两项副赛,也是最佳术者候选人。”

这时,司仪宣布剑术比赛正式开始。共七场。第一场,灵凤门凤凌云对华山派华明道。两人取了木剑,向台下行了个礼,斗了起来。两个翩翩少年,皆是飘逸风格,互拆三十八招,身形顿住,一人剑尖封喉分毫不差,一人剑刃劈腰尚离数寸,胜负已分。

第七场,灵凤门凤凌云对泰山派高僧智。一个若风飘,一个似潮涌,五十招后,凤凌云步伐渐显凌乱,高僧智招式依旧沉稳。就在高下将分之际,忽见一枣核自灵凤门门主方向直奔高僧智左肩而来,便从茶杯中弹出一滴水急射枣核。听得监官喊了一声“停”,高僧智剑尖已抵凤凌云心脏,而凤凌云剑刃未至高僧智左肩。

随后比赛,高僧智拿下棍术、鞭术、拳术第一,凤凌云仅在暗器术、杂术中胜出。高僧智当选最佳术者,玄刀门获得下届武林会承办权。

散场前,湛卢山庄兑现承诺,展出湛卢剑。远远望着,这剑汇天地之灵,得金火之精,吸阴阳之气,成日月之形,让人忍不住要在旷野中舞它一夜,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剑。

当然只是想想。为了避免麻烦,我们虽然都已易容,但这样的武林会,自然有东魏暗探,南梁与西魏也少不了要派人来,因而行事也是倍加小心。改日抽个空,与徐徐一同潜入湛卢山庄,品个三五天再归还,岂不快哉!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