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五章政治攻势(1 / 2)

加入书签

 丁宝桢督川十来年,将这样一个不管是面积,还是人口都数一数二的大省,治理得井井有条,能够让四川在满清所有省份中,保持万花齐暗独是春,就是李鸿章管理的北洋诸省,也做不到这一点,这就是他的本事。

程宇华最看重丁宝桢的,也是这一点。虽然南宁所属的每一个省,整体情况都优于四川,就是新设立的山南、交趾,也比四川要好,但是这却有一个大前提,南宁的大环境很好,没有什么掣肘,只要你的计划合理,上级一般都会同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发展得不好,反而不正常了。

但是丁宝桢管理的四川就不同了,他不仅要和当地的大家族斗,还要与保守的社会风气斗,更要与身边的政敌,不思改变的朝廷斗,可以说,他面对的困难远多于他可以借助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但将原来乱成一锅粥的局面摆平了,做到了百姓安居乐业,市场繁荣,就连工业也有所发展,这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在程宇华看来,丁宝桢是现在国内很少具有宰相之能的人,有些方面甚至还要优于许言诤,要不是年龄过大,而且身体不好,否则他都要让丁宝桢来做这个首相了。

虽然做不了首相,但是丁宝桢对于南宁,对于即将到来的四川计划,还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

作为一个在满清官场浸淫了一辈子,而且做得远比大部分人要好的老人,肯定能够给自己提供很多满清内部的建议的。虽然有军情局的辅助,程宇华对满清也算是很了解。但是军情局再怎么收集情报,也比不上一个人当事人主动提供的信息。眼看着马上就要北上了,程宇华急需一个够分量,同时还可以提供很多不为人知的情报的人。

丁宝桢是满清九大总督之一,在满清官场威望很高,其门生故旧也很多,如果能够说服他公开为南宁做事,就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等到以后南宁北上了,就能带动很多满清官吏放弃抵抗。主动投诚。

这也是程宇华为以后的北伐做政治上的准备。现在不像辛亥革命那时候,满清各地的官员都有很强的守土意识,特别是在内战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坚守城池到最后时刻,甚至是在事不可为时选择自杀。

不管这些官员如此做是自愿的,还是被清廷所迫,如果南宁今后所要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的话,肯定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也会给当地百姓和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不说到时会多死多少人了,就是为了攻破城池,那些被炮火毁灭的建筑,程宇华看了都会心疼。所以在北伐之前,程宇华必须想办法,让满清各地的官员到时不要一味的抵抗。更不要为了守住城池而守住城池了。

也正是知道丁宝桢的价值,所以程宇华当初才费尽心机的保住他的命。并且在他回乡的半道上,将他截了过来。只要竖起了丁宝桢这杆大旗,就相当于为北伐准备了一个开路先锋,而且是威力十足,专攻人心的先锋。

除此之外,程宇华也没忘了沈建章、方策和张树声这三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