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初入清华(1 / 2)

加入书签

 从CBD出来,乘坐300路车沿着三环线向北再向西,午后的公交车还算宽松,上车就有座,一路上长城饭店、昆仑饭店、使馆区、北京电影制片厂尽收眼底,在蓟门桥附近上学院路换乘375向北再左转上成府路向西,五道口下车向北一走就看到了清华大学主楼。

来清华的人真是不少,走近一点便看到了横卧在校门前的巨石,正面是雄浑苍劲的清华大学校名,背面则书写着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很多人在这里拍照,我也找人帮忙用手机拍了一张。进入校园,好开阔的视野,碧绿宽敞的草坪,两侧古朴的教学楼,过往的人群,有学生,有老师,还有校外进来的办事人员和参观者。

沿着草坪西侧向里面走,看见很多人都夹着包拿着本子往一座楼里走,一打听,原是一位知名企业家正在经管学院的报告厅里面举办讲座,大家都是去听课的。我心想运气真好,刚到这就遇到活动,可是当随着人流刚进入一楼大厅就被保安拦截了,其实不拦截也走不动,人太多,报告厅里早就人满为患,外面的人也就只有远望兴叹的份了。强挤着把立在地面中央大匾内******院长给经管学院的寄语题字匆匆看完,便被迫退出来,本想找个话题与人做些交流,可是几次搭话都平平淡淡没产生感觉,看来是我的预期太高了,不能每天的运气都这么好。

这时,有人提议,讲座听不到了,不如去二校门和荷塘月色转转,立刻有人回应,好啊,去重温一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到底有多美!

我好惊讶,《荷塘月色》的课文我是学过的,因为文中有一句“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加之作者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所以这些年我一直以为这篇美文是描写江南水乡的,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仙境般的荷塘月色就在这清华大学里面,突然间就近在咫尺了,一定要身临其境欣赏一番。

沿着主楼西侧的林荫路一直向西,与喧嚣的马路相比,这里更多的是恬静、幽雅,人们一边欣赏着校园美景一边谈古论今指点江山的行进,很快就看到前面拥了一大群人在远景近景的拍照。

走近一看,这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二校门了,这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周边是清华大学一批最原始的建筑,巨树掩映下,整个建筑群沧桑中尽透着文化底蕴和不老的华夏精神。据说,草坪北侧气势十足的绿色圆顶的清华学堂还是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手笔,他和梁徽因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也一直传为美谈。

流连了一阵之后,随着人群沿清华路继续西行,遇近春路右转向北只一会儿,就进入了朱自清笔下那梦幻唯美的荷塘月色景区。入清凉境,生欢喜心.站在古色古香的二层观景楼上,远看天高云淡,近看美景尽收,尽管时近中秋,荷塘的余韵依然让人浮想不断,在人文气息如此浓重的环境里,心境就是不一样.

忽然想到,这里距西北旺应该不远了,风铃就在西北旺,不知她现在忙不忙,拿出手机给风铃拨电话,不想,铃声想了半天那边却一直没接,只好带着狐疑继续观景。虽然只是在火车上一个晚上的交往,下车后就各奔东西,谈不上有多么特别深厚的感情,但毕竟是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特别的心境下的交往,当时大家又都是心怀梦想而前途未卜,想到这些,内心深处的怜惜和挂怀不禁又加深了一重,嘴里不自主的念出声来:风铃是一位清灵纯朴的好姑娘.

过了十几分钟也不见风铃的电话过来,也许她正忙着,我决定再发一条短信过去:“风铃,最近好吗?我在清华大学里面,距你住的地方很近了吧,分手后再没见面,近来可好?”

短信发出很久,依然不见回音,不会是这小妮子把我忘了吧?我看着手机自语道。不想,刚这么一念叨,风铃的电话就过来了,我赶紧接听:“累死我了,总算可以喘口气了。峰哥,你怎么来清华啦?”

听语气,风铃一边说话一边不住的喘息,真是累的不轻,我答道:“是的,今下午我专门来清华转一转,方便的话,也想去你上班的地方看一看。”

听说我要去看望她,风铃显然很激动,但立刻情绪又低沉下来:“峰哥,谢谢你想着我。不过,今天还是别看了,还有一大堆活要忙,而且.而且.”见她吞吞吐吐,我追问道:“怎么啦?”

“而且,我一身的汗水,又是钢筋又是水泥的,弄的衣服都脏了,见了会让你失望的。”我明显感觉到风铃失落的情绪。

“话说哪去了,卖建材产品可不就是这个样子。”我安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