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 求变(一)(1 / 2)

加入书签

 李榆想家,家里人也想他,他的两个儿子出生了,五月初六,巫浪哈抢先一步生下了李蒙,期待已久的丰州人一片欢呼,大统领有后了,丰州有了延续下去的希望,大断事鄂尔泰兴奋之余却是有点失望——李蒙毕竟是察哈尔人的血脉,土默特还是应该由阿勒坦汗的后裔来继承,他把希望又寄托在乌兰身上,天天向佛祖祈求让乌兰也生个男孩,佛祖似乎理解他的苦衷,六月初二,乌兰也生出了李晋,丰州人简直欣喜若狂了,阿勒坦汗的直系血脉、土生土长的乌兰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哈屯,她生的孩子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大统领继承人。

察哈尔汗听说巫浪哈生了李榆的长子,心里乐开了花,派出桑哈儿寨济农赶来庆贺,破天荒地掏了五十两银子送给有功的巫浪哈,还给李蒙起了个好听的蒙古名字——阿达海,绰尔济喇嘛这时也兴冲冲赶来了,很有风度地为两个孩子摩顶祈福,不过他显然偏爱李晋,为李晋起了个更响亮的名字——卓里克图,即英勇无畏的意思,鄂尔泰和布颜图等人激动得老泪纵横,跪在草原上告慰死去的博硕可图汗,他的血脉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察哈尔人对李晋更受丰州人宠爱略有点酸溜溜的感觉,不过他们也不在乎,蒙古人讲究分封诸子,李蒙至少可以分一份优厚的家产,何况李蒙好歹也是长子啊,也有希望继承大统领之位。

丰州人为大统领有了继承人而高兴,也为大统领出师大捷而庆贺,出征的将士陆续回来了,谁也没想到大统领这次出征会打这么久的仗,也没想到会死那么多人——阵亡和死于伤病的丰州精壮连同白显志的大同明军将近九百人,绰尔济喇嘛为丰州死去的将士举行了三天法会,祈求佛保佑死者早日转世永享太平富贵。

没有丰州人抱怨他们的大统领,他们已经看惯了死亡,明白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付出代价,何况这个代价换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出征的将士带回来六七千头牲畜和数不清的白银,这些就是丰州人活下去的本钱,跟着出征将士一起到达丰州的还有三千多人口,其中四百多工匠更是无价之宝,对丰州亟待发展的铁厂、盐场和作坊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大统领和将士们是用生命和鲜血为丰州人争取生存的希望。出征的亲人回来了,但大统领却被讨厌的明国朝廷留在明国京师,人们为自己的大统领祈祷,希望他早日回来,看看他新出生的孩子,而且继续和丰州人在一起。

然而丰州人的喜悦很快就被浇灭了,丰州从五月开始阴雨不断,进入六月更是连遭暴雨,农田出现大面积水涝,黑河、饮马河等河流泛滥成灾,淹没了河边的农田,部分草场也被暴雨冲毁,牲口吃的草料出现紧缺,从去年的大疫中刚刚缓过劲来的丰州人又一次面临严峻挑战。今年开春之后虽然出现春寒、干旱,但没有战乱、瘟疫的侵扰,大统领府利用这难得的有利时机,一开春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天气刚转暖又带领大家抢种庄稼,总算扛过了旱情,而且开垦播种了四万亩土地,丰州人满心期待着今年有个好收成,可连续的暴雨让大家的心都凉了。

大统领府面对危局,下达了紧急动员令,号召丰州全体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投入抗洪排涝保收成,大统领府的佥事除了年龄大的鄂尔泰和负责守备的赵吉留守外,李富贵、李槐和云荣以及巴图、杜宏泰等参政全都下到到各千户所督查、巡视,直到十几天后灾情缓解才陆续回到了蛮汉山。

“情况严重吗?”鄂尔泰见到大家满脸疲惫地进来,急忙向李富贵、李槐问道,李榆不在他们三人就成了丰州的主心骨,这是丰州人一致公认的。

“我们动手快,人也齐心,庄稼保住七八成没问题,但我们先前修的水渠大多被毁,老百姓的房屋、帐篷也损坏了不少,我们又要花钱了!”李富贵声音低沉地答道。

“笃行兄,我和念丰兄在路上还在商量,丰州本是苦寒之地,这几年又是天灾人祸不断,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靠农牧解决丰州人的吃饭问题都不现实,榆子这次出征虽然损失了很多精壮,但带回来四百多工匠和近十万两白银就是我们最大的本钱,现在是到了大兴工商的时候了。”李槐接着李富贵的话说道。

鄂尔泰没有表态,而是指着站在一旁和赵吉说话的中年汉子对大家说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汉民在金国时的故友刘兴祚,昨天才带着亲卫营赶到蛮汉山,汉民还托他带来了封书信。”

李富贵、李槐等几个刚回来的佥事、参政与刘兴祚相互见礼后,急忙凑在一起读起李榆的信,李榆托刘兴祚带来两封信,一封是给家里的两位夫人的,另一封则是给大统领府,李榆在这封信中叙述了自己入关后的情况,同时把刘兴祚详细介绍给大统领府,称刘兴祚是侠肝义胆、文武双全的人物,而且与丰州人有共同的理想,是丰州非常需要的人才,应该予以重用。李瑜认为丰州未来的处境将非常困难——明国自顾不暇、察哈尔奄奄一息,但更强大的金国已然成为对手,与这个对手相比丰州几乎不堪一击,而留给丰州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丰州必须巩固与明国和察哈尔的良好关系,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快发展步伐,但如何发展李榆也想不出办法,李榆建议扩大大统领府,增设大统领府同知、参议两个职位,由鄂尔泰、李富贵、李槐三人担任大统领府同知,担负起带领丰州发展的重任,参议则用以招纳有识之士参与到丰州的决策中来,比如和丰州军并肩战斗过的白显志、马光远、会做生意的马奇、范永斗等人,总之丰州的人才太少,有一个就要用一个,大家集思广益总能找出一条发展之路。李榆最后表示,他也想早日回到家里,但明国朝廷的话他不敢不听,这个庞然大物可不敢惹,所以他必须在京师呆一段时间,什么时候能回去他也说不准,不过他坚信以鄂尔泰、李富贵、李槐为首的大统领府一定能管理好丰州。

“大统领又当甩手掌柜了,现在我们必须自己拿主意。”李富贵看完信,苦笑着说道,“除了马头山的布颜图,大统领府的佥事、参政都回来了,马奇、范永斗这几天也都在得胜口跟明国京师来的太仆寺主事谈生意,我们把大家都召集起来商议一下吧,汉民说得对,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榆子跟我说过,丰州这里遇到事都是大家商量着办,谁有本事就听谁的,他在不在都一回事,看来果真是这样的。”刘兴祚笑着起身告辞。

“刘兄留步,汉民在信中的意思其实已很清楚了,刘兄来了就是大统领府一员,而且位在佥事之列,刘兄就留在大统领府吧,”李槐一把就拉住刘兴祚,看到刘兴祚一脸的茫然,又解释道,“我们这里的官制比较乱,佥事即可参预机要,与明国、金国都大有不同,汉民一直讨厌设立官制,主张顺其自然,刘兄以后就清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