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改革启动(1 / 2)

加入书签

 检查过病情之后,王惟一留下一些医嘱,几贴药方便离去,房内只剩下赵祯与曹皇后。

宋真宗后期,同样是这晕眩之病,再往前推,宋太宗身上同样有这病,宋太祖就好像没有这病,晕眩之病似乎是赵光义这一脉的遗传病。

宋真宗后期难以理事,政事交由刘娥处理,故而之后方有刘娥摄政,垂帘听政,曹皇后心中要说一点打算也没有,自然是不可能的。

只是赵祯痛恨刘娥昔日所为,在这件事情上,根本不松口。而曹皇后自然就迟迟没有参与处理政事的机会,她也曾经试过让一些人旁敲侧击,最终结果不难想象,被赵祯一口否决。

这个病情,最开始只是头晕,接下来就是胡言乱语,再到最后就是彻底无法处理政事,整个宋真宗时期便是如此。

目前来看,赵祯仅仅是处于第一阶段,但是这第一阶段啥时候发展到第二阶段,谁也不好说。

而曹皇后自然是希望自己越早参政越好,她将赵昕认做儿子,何尝不是一道保险。

当然如果有机会,曹皇后不介意更进一步了解近的有刘娥,远的有武则天,这么多例子在前面,都可以借鉴呀!

曹皇后坐在床边,问道:“为昕儿寻找师傅的事情,不知官家想的如何了?”

储君的位置很敏感,因为这是皇位的继承人。赵昕学得越多,学得越快,就可以早一日继承大位。若是赵祯有一天真的病倒,也可以尽快执政。言下之意,陛下你需要尽早考虑后事了。

赵祯明白曹皇后的意思,低声道:“朕还在找,没有找到满意的人选。”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喜欢听到这种话,赵祯亦然。

有资格为储君之师的,学识名望都要是顶流,整个大宋,其实人数也不多,真要去找,自然是不难的。

赵祯拖延此事,也是不愿外人生疑。皇帝没有大病,着急为太子找师傅干什么,准备取而代之吗?

一些皇帝为了掌握大权,甚至连太子都不愿立。当然还有比较悲剧的康熙皇帝,原太子废了后,九子夺嫡,为了稳定局势,康熙不得不翻牌子,展现男人雄风,告诉那些个蠢蠢欲动的儿子自己精力依旧旺盛。

目前赵祯的病情,整个宫内,不计算宫女太监的话,不超过五人知道,赵祯并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病情。

权力是一剂毒药,当你尝过一口后,哪怕知道有一天可能被毒死,也再不愿意松手了。人性如此。

谈话终结,曹皇后便也就住口,反正日后时间长着,自己都熬了十年了,再熬一个十年又如何?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内,赵昕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生活当中,波澜不惊,每天都是在做一样的事情,便也不值一提。

那夜文臣逼宫的事情,赵昕没有问,赵祯也没有主动说,便也就归于沉寂,赵祯究竟让步了多少赵昕至今不知。

这些日子,可说道说道的便是赵昕向赵祯提议,由宫中的医官书写这个季节易发疾病,并写明处置应变之方,而后在京城内的卖药院发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