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开机与沉淀(2 / 2)

加入书签

江河想了想说:“总体感觉可以,但表演痕迹太重了,语速刻意放慢,讲话都是一段一段式的,平常咱们可不这么说话。”

说到这里,江河冲着杨清喊了一句:“清姐,你过来一下。”

杨清快步走过来:“江河,怎么了?我的表演有问题吗?”

江河向鲁小威一摊手,这下看出平常说话和戏里的区别了吧。

有了这么对比,鲁小威也觉得江河说的不错。

他是个能听进去建议的导演,赶忙把几位演员叫到身边:“这是部生活剧,讲究自然流畅,多运用口语。而刚才有那么点问题,几位话剧风格太浓,说话有间隔。

别把这部剧当成话剧,平常怎么说话就怎么说话就成,地方口音注意一下。”

凯丽听着不痛快:“鲁导,我演了好几年戏,一直都这么演的啊。”

“我现在不让你那么演了,能听懂么?”

嚯,江河对鲁小威瞬间刮目相看了,搁以前他还真以为这位鲁导没脾气呢。

凯丽还想争辩两句,江河突然问道:“凯丽姐春城人吧?咱们老乡呢。”

“哦~”

不咸不淡的答应一声,显然心里有气啊。

都是惯的毛病,演员敢跟导演叫板,这要江河是导演,谁叫板整死谁。

奈何他只是个小编剧,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一个建议搞得剧组不安宁。

鲁小威唱了黑脸,自己就唱一下红脸吧。

逼逼叨叨先是说了下家乡的事情,然后又说出生活剧和话剧的区别。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演得越自然越日常越好。

待凯丽的态度稍有缓和了,鲁小威咳了两声:“准备准备,我们再拍一遍。”

第二遍下来,一下感觉就自然了许多。

最关键的问题指出来了,江河也不再说话,安心的在鲁小威后面当一个吃瓜群众。

顺便也偷偷师。

自这天起江河就是学校——拍摄基地两点一线,除了放假偶尔回家之外。

其余时间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

上辈子也没读过电影学校,江河也发现他要学的东西真的很多。

这倒是给了他一个特别好的沉淀机会。

表演课、声乐课,隔三差五还去文学系的汪榴教授以及导演班的江士雄老师那里蹭课。

让江河没想到的是这两位老师还真就记得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初送的茶叶起了效果。

第一次出现在他们课堂上的时候甚至还主动和他说了两句话,没有半点撵人的意思。

这无处安放的魅力啊...

江河老叔那边也没闲着,本来最瞧不起甚至于有点厌恶的投机倒把,现在也干的兴致盎然。

唯一有点可惜的是直到现在88年国库券允许流通的消息还是没有呢。

每天大把大把的往出花,见不到挣钱,弄的他也觉得心神不宁。

在京城用70块钱的价格,收购那些急着换钱用,面值100的国库券,只一个月就花了10多万。

这还是他偷偷摸摸收购的原因。

家里特意找了一间房间就堆放着国库券,搞一把钥匙每天藏的严严实实,连江河都不知道钥匙放哪儿了。

就这么花了一个月的钱,江爱国终于是忍不住了。

把江河叫回家,仔仔细细的盘问好一阵。

江河只能劝他别着急,然后信誓旦旦的保证肯定不亏。

也确实亏不了。

国家发了许多次国债了,每次都是给足了利息,只要不低价往出卖,想亏都有难度。

问过自己侄子之后,江爱国也算是稍稍吃了点定心丸。

第二天复又穿着破旧的衣服,拎着塑料袋子出门。

老爷子一如既往听京戏,江河跟他说了会话,然后背着手在自家花园里溜达。

花园里原先种花种草的土地,现在都被老婶张容翻了个遍,琢磨着等些日子种点蔬菜。

江河也不拦着,只要不种罂粟,愿意种啥种啥吧!

“大锅,二锅让我叫你!”

小江雪噔噔噔迈着小短腿跑过来,仰着小脸蛋神秘兮兮的。

好笑的捏了捏这丫头脸蛋,牵着江雪的小手向着江海房间走去。

小奶狗摇头晃脑的跑前跑后,江河轻轻一脚给它踢个跟头,这下老实在后面跟着了。

“啥事?还让小六百去叫我。”

江海脸上挂着献媚的笑,“大哥,你觉没觉得咱家缺点啥?”

“缺啥?”

江河有些疑惑,家里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好像啥也不缺啊。

“大哥,你看咱们胡同不少人家里都有自行车...”

“你想学自行车?”

“想!”

“那就买!”

江河答应的痛快,虽然存折已经给老爷子了,他过年办年货也花了小4000,但是现在身上还有还有3000来块呢。

一辆自行车,百八十块的值甚么。

不过这件事也给江河提了个醒,在电视剧《渴望》播出之前,他得挣点钱了。

不然兜里就这几个子,真要遇到啥事,这钱也不够干嘛的啊!

花了150块钱,买了辆永久自行车,江海稀罕的不得了。

虽说不会骑,但还是高高兴兴的推着。

小江雪坐在后座上,小手抓的紧紧的。

“大锅,窝也想要自行车。”

江河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啥时候你长得比车轱辘高再说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