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大宗四巨头(1 / 2)

加入书签

 林岭东暗自点头,欧洲的分工网络,印度的位置仍然是无可替代。

它是北约最为重要的基础供应国。

要达成这样的供应关系,需要稳定的政局,充沛的工业基础,还需要熟练的工人阶层,低廉的劳动成本,这些是非洲比拟不了的,印度与他们合作了几十年,关税政策占据优势地位。

林岭东提了一嘴:“目前华夏呢?”

维兹略显尴尬:“不好意思,华夏方面还存在着贸易壁垒,目前在乌拉圭紧急磋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林岭东:“到底多少?”

维兹:“35%,略有些高。”

略高?

这个词用得妙!

高达10倍,也只是略高而已。

其实35%算什么,华夏的贸易保护很强的,一竿子保护政策,尤其是本国产业上,有的没的,全部都保护起来,像汽车的综合税率,最低也是120%以上。

目前92年,更是夸张。

光是进口税便高达220%,综合税率300%以上。

一辆100万的虎头奔,发票价高达360万。

目前来说,还是只有瞄准印度。

看林岭东面色迟疑,维兹还以为说错话了,赶紧解释。

“虽然关税是高了一点,但华夏的出口份额还不错,高标号钢铁,化工原材料,床具,五金,生产流水线,往华夏的销量都很大的。”

“PVC,PPR给水管材,聚氯乙烯产品,油漆,螺纹钢,出口税还有特惠政策,只需要18%就可以了。”

林岭东微笑着摇头。

他就是问问。

东叔搞贸易,关税低还好说,当花钱买个效率,超过10%一律不认,从不计算关税!

“不用了,我是搞大宗商品的,离岸港就在印度,我走货量大,单次就是1000箱,你们的周期多长?”

“哇……”

安娜和阿曼达都是捂住小嘴。

几人的小心脏,都是不堪负荷的砰砰乱跳。

远洋贸易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现在都是拼单,拼船。

普通的贸易公司,一次能走几十箱,100箱,就算是很大规模了。

1000箱?

到底是怎样的大老板?

“15天,最长15天。”

安娜迫切的插嘴:“从印度西海岸出发,平均航期15天,孟加拉湾18天,你需要提前告诉我们货物的品量,种类,我们提前联系好客户,你上岸就可以脱手货物了。”

维兹又抢过来:“我们包销大宗商品,货物进仓之后,3天之内敲定合同,我们收取5%的中介费。”

“7天之内,收取4%的中介费。”

“7-15天,收取3%。”

“15天之后,一分钱中介费也不收取,也会替你卖掉。”

林岭东点头道:“不错,效率我还是挺满意的,把大宗商品拿过来。”

维兹,双手捧过来一个本子。

林岭东随手翻开。

图表做得很详细,一目了然。

而外贸这一块儿,实际上真不复杂!

依托于世界市场,价格,利润,全都是透明的。

贸易商需要做的,只不过是整合商品,选择最合理的商品结构,减少贸易周期,在本质上,跟卖菜没什么区别。

而大宗商品,也很简单!

期货市场卖哪些,哪些就是大宗商品。

大宗四巨头,原油,金属,矿石,煤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