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做个钓鲨的鱼饵(1 / 2)

加入书签

 “我刚才还在想,我们把这厂子的股权拆分了,和永新做一笔交易怎么样?”

“嗯?”

“嗯?”

意外的人,有两个,但心思却各有不同。

“不错,老张,这也算是个办法呀。”

“算什么?这是我的公司。拿我的公司做交易,你倒是能想的开。”

“呵呵,别总是盯着眼前的利益嘛。

明年你们还有硬仗要打,连咱俩都不一定能坐踏实的了的风险,能不冒,就最好不要冒了。”

“哼。”

“你看你,又钻牛角尖了不是。明年你的厂子还不一定能不能坚持的住不是?与其那时候被人打垮,不如这阵子就跟在它后头。”

“老王,咱俩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

明年我要是顶不住了,你敢因为这事见死不救,你就别怪我张中寻翻脸无情。”

“哈哈,多大点事嘛,看把你上火的。

这样吧,你坚持把新厂盖起来。头一批的材料科研项目,我帮你筹措一下。你按我办法来,我帮你申报个星火计划项目。

你不掏经费白得一个专利生产,这总亏不了你了吧。”

“......有市场吗?”

“当然有市场,还有前景呢。

这是863里分出来的项目,是搞深海开发的,主要市场在上海。

理论基数已经完善了,但却是一个退休的老头子没事在家捣鼓出来的。这个老头子脾气倔,非得要求和私人企业合作。这不正巧让你给赶上了。到时候你先让他试试水,要是方向没错的话,我就帮你办申请。

你看怎么样?”

虽然张中寻有些责怪儿子没有配合好自己,但还是在王林涛身上挤出了一块肥肉来。

深海是用什么探索的?

是用金子探索出来的。

863计划为G02所(番号瞎编)拨去了蛟龙号一点五倍体积的黄金,开发出来了这个小玩意。这还没算材料钱,其中某些配套,还需要进口定做。

它还只是用来进行深海探测的。那搞深海采样监测甚至是开发的呢?

开张吃三年,没错,说的就是这个。

能成规模开发海洋资源的企业,在别的企业家眼里,就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他们:

强盗!

赤裸裸的。想赚他们的钱?那你已经跻身为大型企业的行列中去了。你的产品具有了自主产权,而且是别人不得不买这两个特点。

毕竟国内市场做高精尖材料的实在是太少了。来自于国家军工体系之内,那些每年都令国人尴尬的国际订单,都在赤裸裸的耻笑国内材料市场的无能。也是在扇像李三宝这样钢厂老总的大嘴巴子。

所以说,军工材料入门难。番号集团辖下的所有企业们,他们总是倚靠自己的能力一点一滴的为国家现代化军队添砖加瓦,甚至连瓦片大的材料都得从零做起。在高精尖领域孤独惯了的它们,又有什么理由看的起谁?就算是C-14,对大局来说,也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材料而已。国家建设军事现代化的步伐和决心,是不会因为钱多钱少而减缓一步的。

当然,只对小局来说的话......

呃......接着说。

如今王林涛是连科研带生产,一口气送给了彩虹厂。那颗定心的糖豆在办公室里左摇右晃的,足够把张中寻晃眼馋了。

这跟鱼为什么要吃饵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

“呵。你别光只是说说,我的老哥呀。”

“那怎么会?

再说了,李三宝这个老乌龟,躲在度假山庄里就是个善茬了。

我们先这样往下商量吧。过后的事,咱俩再说,怎么样?”

“哎......行吧。”

“呵呵。”

说话间功夫,两人便互相对了一会儿眼神,便齐刷刷看向张兴华。

“嗯?”

“呵。兴华,说说你的想法吧。”

“哦,我刚与永新的赵雯通过了电话。本想打算激怒她,让她明年好对我们厂及早下手,结果她却没上当。

我却无意中说出来了这句话,权衡一番,觉得有可行性。

但是不知道这个想法中间,有没有什么漏洞。”

“没上当?”

张中寻与王林涛对视一眼,心中泛起了古怪。

但是目前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王林涛便选重点的问了。

“你说了,永新是什么反应?”

“没反应。

但我也没敢说死,毕竟这件事是需要我父亲认可才行的。”

“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