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加入书签

 从殡仪馆出来已经将近中午十一点,我拦住一辆对向驶来的出租车,打开副驾驶侧的车门坐了进去。“去人民广场。”司机看上去不过二十五六岁,却是面无表情,丝毫看不出年轻人该有的生气。他掉转车头,沿着满是落叶的枫树林向东驶去。

我颓然的靠在座位上,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尉迟海比我大一岁,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他这个年纪正是开得豪放的当口,谁曾想走在路上也能被车撞死。纵有家财万贯,也无福消受,真是应了那句古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太可惜了!”这是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可是看着躺在那里的尉迟,我心里竟有一丝羡慕,羡慕他可以逃离这个烦乱的世界,不像我,刚擦好一屁股屎,还在担心今后要不要再擦。

我揉揉太阳穴,强迫自己尽量不去想那堆烦心事。年轻的司机将车子开得飞快,本来半小时的路程二十分钟便到了。

禅修营的大巴车很扎眼的停在人民广场路口,其他人全都到了。见我过来,领队跟捡到宝似的满脸欣喜,一把将我拽上车,招呼司机:“开车!”

这次禅修营我是一个月前就报了名的。那会谁也没有料到行医二十多年,一向以小心谨慎著称的我竟然也会摊上医疗纠纷。禅修营倒恰逢其时,正好让我来疗伤。细想之下,我总怀疑这一切是冥冥中早已安排好了。

事情虽然发生在半个月前,但根子老早就埋下了。我大学读的是针灸学,学校和专业都是服从分配调剂的,跟我的想法没有半点关系。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毕业后我也就抱着随缘的态度,进了这个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单位,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娶了个本地女人作老婆,生了女儿晶晶。

我的个性说得好听是随和,说难听点就是没什么上进心,基本上属于与世无争的那种。跟人在一起我都是说的少,听得多,再加上我不喜欢道人是非,工作上勤勤恳恳,所以大家都乐意跟我交往,人缘不错。

就我孤陋寡闻的见识而言,人缘不错、工作勤恳跟升迁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于是在那帮老同学升处任局的纷乱里,我除了是主任中医师,连个科室主任都没干上,丰厚的收入自然也就无法奢望了。这也是老婆像唐僧一样总在我耳朵边念叨的根本原因。

关于缺钱的抱怨老婆一直都不少。我细算了下,除了刚结婚头两年,出于一个女人的矜持,说得比较少之外,随着结婚年限的增加,这种话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到了最后差不多每个礼拜都要老生常谈一番。不过好在她除了这唯一比较严重的缺点外,基本上算得上是个贤妻良母。

要不是宝贝女儿出国留学,我咂摸着现在的生活真还不赖,钱虽然不是想花多少就能花多少,但至少不紧巴。可自从去年女儿晶晶被美国的一所知名大学录取后,这情况就变了。

去国外留学,这是多大的荣耀!消息不仅传遍了我和老婆的单位,就连老家刚入托的小伢儿,也知道那个当年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周庆安,如今他女儿又要出国留学了,啧啧!按晶晶奶奶的话说就是“咱们老周家的祖坟上冒青烟了”。

有这么个宝贝女儿做父母的自然长脸。那段时间,老婆多年不愈的腰椎间盘突出忽然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好了,平时总有点弧度的腰背挺得差不多要跟地面垂直起来。

最高兴的应该就是她老爸我了。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可以担保,这话恐怕是世界上不多的真理之一。自从晶晶出世,我原本平淡无奇的生命从此焕发了新的光辉,她一声清脆的“爸爸”,随时可以让我的心彻彻底底融化。这小二十年来,我每天都默默的祈祷,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她此生幸福快乐,将来能找到一个如意的伴侣。所以平时除了不能撒谎、与人为善此类品性上的要求外,在学习上我没给过她任何压力。可谁曾想,几经这么多年的放养,这小丫头的学习跟她的品性一样,都相当的出类拔萃。

女儿是我的心头肉,在面前还要念三分,现在只身一人到异国他乡去读书,怎能让我这个做老爸的不牵挂。可是没法子,我和老婆不可能一起跟着去美国陪读。再说孩子大了,迟早有离开父母的一天。

唉,这就是人生,欢喜与缺憾像对兄弟,可以互相看见对方的影子!

既然不能伴读,那就只好设法让宝贝女儿生活过得好一点。经过一番全方位的缜密调查和研判后,我替女儿拟定了一个留学期间生活规划。根据这个规划,女儿不用辛辛苦苦的去洗盘子,吃穿住行基本上都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要是女儿将她对物质享受的尺度放宽些,那她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再提高一个档次。

这样一来,原先的那点存款就显得有点紧张。节流的路子已经走到底,家里开支全是一些柴米油盐、水电之类的必需项目,想压缩也压缩不了。我个人不嗜烟酒,应酬也不多,支出有限。老婆每月跟小姐妹雷打不动的喝茶、搓麻钱,自然也是省不了的,毕竟人家跟了我二十几年,没享什么福,这点用来维持她那莫名优越感的钱还是得留着。况且,那些也是小钱,帮不了大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