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2)

加入书签

现在买这些有什么用,可以想象,如果真的决定去美国,临行前肯定还有一场疯狂的shopping。

自从尉迟把那本古版手抄本《浦林旧事》寄来之后,我就一直犹豫要不要把这事告诉建文。按理说,这事与建文家族有关,他作为“五槐堂”赵家的后人,应该知道这件事。可是有关这事的来龙去脉我是从尉迟从听来的,未经过他的首肯,就随随便便地将内容透露给其他人,从程序上来说是不合适的。即使这人是建文,也一样不妥。

我正踌躇着,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我掏出手机点开一看,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周末有空请来青竹院,青竹院有很多同学陪你一起过周末。过一个清净的周末,轻松的周末,快乐的周末,法喜充满的周末。祝身体健康,六时吉祥!滨州青竹禅院。”

去年秋天我参加禅修营的那七天,就是在滨州青竹院度过的。禅院所在的山顶多是青翠的毛竹,故以此得名。山下有一条十来米宽的小河,丰水时节河水潺潺,枯水季节河床上满是鹅卵石,各有不同的味道。

没想到几个月过去,青竹院里的老师还惦记着我们。

突地,我心中一动。尉迟在信中说,这本古版手抄本《浦林旧事》是从一个禅院得来,至于禅院的名称却是语焉不详。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本《浦林旧事》原是青竹院的吴师父所藏呢。

尉迟在信中提及了两条线索,一条是他是陪生意场上的一个朋友去的禅院,另一条则是这个禅院曾经遭遇过火灾。只要这两条对上,就八九不离十,基本上可以确定尉迟所说的那个禅院就是滨州青竹院。

我拿起电话,拨通淑珍的号码。

“尉迟有没有和朋友去过滨州青竹禅院?”还没等淑珍开口,我便急切地问道。

电话那头淑珍说:“尉迟生意场上好禅修的朋友很多,为了搞好关系,他经常陪朋友去禅院。这么多年下来,滨州大大小小的禅院他差不多都去呆过。所以,你说的那个青竹禅院,很有可能去过。”

对于我要的结果来说,淑珍说的内容确证力度太弱。最好的证明应该是这样,尉迟跟生意场上的朋友去且仅去过青竹禅院。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这种理想化的证明几乎很难找。

正如淑珍所说,尉迟生意场上好禅修的朋友好多,为了搞好关系,他经常去禅院。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他不太可能仅仅只去过青竹禅院。退一步说,即使尉迟只去过青竹禅院,淑珍也不一定知道这个信息。

既然从这条线索上无法得到确证,那么就要查查青竹禅院有没有发生火灾的历史了。我打开电脑,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词“滨州青竹禅院”几个字,点击搜索按钮,网页上出现了一千来条搜索结果,多是青竹院欢迎同修来小住的帖子。在第一页的第十条,出现了青竹院的官方网站。

这正是我需要的。

我点击链接打开青竹禅院官方网站的首页,找到禅院简介的页面,里面是些“禅院由吴老师于一九八三年发心建立,历经风雨三十余载,规模由小到大,同修由少到多……”概要式的介绍,并无一字提到火灾或是重修、重建之类的语句。

我不禁有些失望,两条线索都断了。

无计可施时,我灵光一闪。掏出手机翻出那条短信,点开发送短信的号码,这是一个以“106”开头的12位数字的号码,应该是企业常用的短信群发平台。这种平台一般都具有接收回复短信的功能。如果运气好,回复的短信有可能会被平台管理人员看到。要是运气再好点或者管理人员当天心情不错的话,还有可能收到他对短信内容的回复。

我抱着一线希望,在短信对话框里输入“请问贵禅院曾经是否发生过火灾”,然后轻轻地点下“发送”按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