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帝尧四无可奈何花落去(2 / 2)
应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圆满的大会。因为在会上,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后在抗洪总指挥的选举上,应该说,也是一次公开的选举,平等的选举,众望所归的选举。大会的总结报告大概应该这样写:洪水是必须要治理的;在洪水的治理上,各部落氏族不能各自为战,要中央统一调度;在洪水治理中,因为封地被改成水道等利益受到损害的氏族,由中央以重新分封一块封地的方式予以补偿;治理洪水的总指挥必须由经验丰富、善于协调、具有威望的人来担任,经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让鲧来担任抗洪总指挥。
会后,帝尧把鲧召来王城,任命他为抗洪总指挥,然后反复叮嘱道:“鲧,好好干!一定不要懈怠,一定要谨慎。”于是鲧走马上任,开始光荣的治水旅程。
除了前面说的四件大事,帝尧一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遍地寻访名士,或者向他们请教治国方略,或者请他们入朝为官,更有甚者是要把自己的王位直接让给对方。根据记载,尧曾经访问到的名士有大巢、尹寿、许由等等。帝尧还有一件事就是培养儿子丹朱了,据说帝尧通过教授围棋的方法,让丹朱学会凝神、学会思考,而且丹朱不负所望,在围棋一道上有很高的成就,丹朱或许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棋圣了吧?
鲧负责治水九年,同样没有让洪水退去,帝尧于是向身边的人说:“当初我就说鲧不能胜任治水的工作吧,四岳却坚持推举鲧,由此看来,四岳看人不准啊。”笔者猜测,帝尧的这番话是故意说给四岳听的,并以此来寄希望于下次的会议选举中,四岳能站在自己这一边。可惜的是,帝尧的愿望并没有能够实现,四岳并没有顺从,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
在另外以此极其重要,推举帝尧接班人的会议上,帝尧首先向四岳说道:“我做了这么些年王,都亏了你们来辅佐我啊,要不你们中间来一个接替我的王位吧。”对于帝尧这明显客气的善意言语,四岳却丝毫不领情,因为如果领了情,即便只是照顾面子上的假意领情,那么在接下来的选举上,四岳就不好坚持自己的主张了。面对帝尧的试探,四岳只是说道:“我们的威望还不够啊,怎么可以接替您的王位呢?”帝尧于是说道:“既然你们不愿意,那你们就推举一个人上来吧。”这个时候,其他的首领都推举一个叫虞舜的人,四岳马上表态支持,并介绍起了虞舜的基本情况。帝尧只得说道:“那我去试试他吧。”帝尧说到做到,真的去对舜进行了试探,而且还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面的事我们都是知道的。
其实按照笔者的观点,单单从上面两次会议上的表现,帝尧就能称得上是圣王仁君,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无可辩驳的是,人都是有私心的,登上王位的帝尧也不例外,他想让自己的儿子丹朱继承自己的王位,这属于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看到这里,有的人或许会疑惑说:这算什么圣王仁君啊,如果有私心就算圣王仁君,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王仁君了。笔者要说的是,私心不能成就圣王仁君,而成就圣王仁君的是实现私心的方式。我们大胆设想一下,如果帝尧不顾一切,就是不采纳诸如四岳和其他首领的意见,甚至不惜大战一场也要培植自己的儿子丹朱。我们可以说,帝尧的成功机会还是很大的,关于帝尧嫡系势力的强悍战斗力,我们在前面章节已经说过了。帝尧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心,没有采用暴力的手段,而是尊重传统和惯例,遵守自己当初分封爵位时与其他氏族一同定下的规则,这就是圣王仁君的表现。在通过规则、传统和惯例无法达到自己私心的时候,帝尧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而是将工作重点转向了大家都推举的舜,希望与舜在私下里达成共识。作为君王,能做到这一点是何其艰难,试问,帝尧如果不是圣王仁君,那还有谁能是呢?
↑返回顶部↑